养护己妻子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妙祥法师2015-05-09 07:55

护妻之道

下一句:养护己妻子。翻译过来就是养护妻子和孩子的意思。《善生经》云:“善生,夫之敬妻亦有五事。云何为五?一者,相待以礼。夫妻之间一个是相待以礼。“二者,威严不媟。”这个“媟”就是轻慢的意思。“三者,衣食随时。四者,庄严以时。五者,委付家内。”

就是说什么呢?是说有五事要注意的:第一个就是相待有礼,互相有礼节。像世间没结婚前可客气了,结完婚了,那是一点都不客气,这就不行了。要相待以礼,互相彼此尊重,不是说谁欠谁的,应该互相彼此有礼节,这样的话对人来讲,对夫妻间来讲都能够和合。

“威媟”的意思就是说:要注意,不要严厉,不要有轻慢的意思。第三,衣食要随时,要供养妻子和孩子衣食,随时要有。第四个,庄严以时。时时不要去开玩笑,时时要庄重。第五个,要把家里所有的财产老实地给她。

现在不是这样,夫妻都是俩心眼儿,但俩心眼儿是指过去说的,现在应该是仨心眼儿、四个心眼儿、五个心眼儿……心眼儿可多了。男的开工资得两笔账,工资一个账单,还有一些加班费啊,另开一个单,好喝喝酒啊、打个麻将什么的,是吧?这都是不应该的,应该非常老实,把这些钱全部给她。你不要害怕,说她是不是都攒起来了?女的是好攒家当不假,但是你还是以诚相待,她就能被感化过来。

如果你留心眼儿,你留仨心眼儿,她就敢留六个,是不是?(大众笑)你敢留五个,她就敢留十个、二十个,反正这都是你造成的。如果以诚相待,互相谁都不留心眼儿了,这就好了。钱财应该这么样对待。

我也发现过去有的家庭,工资开完了就往抽屉里一放,俩人开钱都往那里一放。谁也不看,谁用钱就上那里拿去,从来也不查对方开多少钱,都干什么用了,我看人家生活挺好。有的天天计算,越计算越穷,越计算烦恼越大。所以说,作为丈夫对妻子要有信心,要有恭敬心。

 

◎侍夫之道

妻子呢,复以五事恭敬于夫。第一个,先起。二者,后坐。三者,和言。四者,恭顺。五者,先意承旨。

第一个,先起来,就是说丈夫没起来,妻子先起来去做一些家务事情。要先起,不要在丈夫眼里把你看成一种懒惰。在你年轻的时候,像世间说的,你还有点本钱——你可以说:“我不起来,你去干吧。”你到老了的时候,这么做人家谁理你,是不是?人家肯定有别的新想法了,所以千万不要那样。首先你应该先起来,先要做事情。

第二个,后坐。后坐就是说丈夫坐下后,然后妻子再坐,这个比较好,互相恭顺。你看朝鲜族就这样——它那个有点过分,但确实有个好传统,女的干活,男的上座。以前我在部队也听说过,有的战士说,等到要娶媳妇就娶个朝鲜的,最起码她听话,是不是?再有的一听说有哪个鲜族女的跟汉族的结婚了,大家就会议论,这个人在鲜族人里肯定也是最不听话的那个。(大众笑)

第三,和言。和颜悦色,不能像母老虎似的很凶,这个不可以。

第四个,恭顺。要恭敬顺从,顺从不是低下,顺从是最好的方法,也是女人的一个美德,也是女人最好的一个武器了。

第五个,先意承旨。就是说丈夫的意思,首先要领会了,而且要提前把它做好。别等丈夫表示大半天,比如他想要吃点好的,就提一提,你像木头似的,连听也听不出来,或是你懒惰装糊涂,那就不行了,是吧?有时候互相之间得理解,这样去做一个好的妻子,这都会获得吉祥的。

世间有这么七种妻子:第一个,惹事生非的妻子,专门惹事。第二个,偷窃行为的妻子,把丈夫的财产都给挪到娘家去了。第三个,专横,像母老虎的妻子,特别霸道,有的男的不敢回家可能就是这么个原因。第四个,母亲般的妻子,像母亲照顾孩子一样的妻子。第五个,姐姐般的妻子。第六个,朋友般的妻子,互相非常客气。第七个,佣人般的妻子。

这是在佛经里讲的。佛曾经给一个长者的儿媳妇讲法,因为她对公公婆婆不孝。佛就给她讲,孝有多大好处,不孝有多大坏处。后来问她这七种妻子你做哪种?在佛的威力下,突然她就明白了。

谁能知道她做什么妻子啊?惹事生非的妻子她肯定不做了;偷窃行为的妻子不做了;专横的妻子不做了。第四个母亲般的妻子,第五个就是姐姐般的妻子,第六个朋友般的妻子,第七个佣人般的妻子。

众居士:佣人般的妻子。

看来大家答得都对,佣人般的妻子。我估计你们可能看过这本书,是吧?要不你们也答不上来。(大众笑)因为这些对世间法来讲,他都能获得吉祥,如果不这么做,我们就会产生很多不吉祥的事情。

 

◎教子之道

下面讲父子的关系。《善生经》:“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,云何为五?一者,制子不听为恶。二者,指授示其善处。三者,慈爱入骨彻髓。四者,为子求善婚娶。五者,随时供给所须。”

“一者,制子不听为恶”,就是要教育和约束子女,不让他做坏事,这是做父亲、母亲的责任,一定要约束和教育子女,不让他们做坏事。

“二者,指授示其善处”,就是告诉生活中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,哪些事情是好事。这个很重要,不能惯着,所以说这也是应该的。有的就不是这样,我曾经见过文艺界的一个朋友,他的这个孩子很聪明、很漂亮,刚念书,念小学。我去他们家,他正告诉他儿子,说:“你用手打我嘴巴子。”他儿子不打,他说:“你打,使劲打。”他让儿子打。后来我问他什么原因?他说:“这孩子在学校受人欺负了,他不敢打人。”他说:“你不敢打人,先拿我试验。你先打我,然后再去打他们。”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,不能这么样教育。

“三者,慈爱入骨彻髓”,说父母对子女非常慈爱,慈爱到都爱到了骨髓里去了。过去咱们这儿有一个出家师父,后来沙弥时期还俗了。他出家的因缘,就是原先在世俗上和我认识,五六岁时就拉着我手。后来我出关以后就跟我出家了。他母亲赞成她儿子出家,别人问他父亲说:“你儿子这么小就让他出家了?”他父亲说那么一句话:“只要他喜欢,如果他喜欢上监狱的话,我就送他上监狱去。”他这是一种气话,但也是一种形象的话。就是说他对孩子的爱确实是爱到骨髓里去了。他认为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对的,他想出家,一定满他的愿。而且那时候他出家,他父亲经常在寺院干活,他母亲也在寺院干活,甚至自己家庭都不顾了,就为了孩子出家来护持寺院。这种父亲对孩子的关爱,确实爱到骨髓里去了。

“四者,为子求善婚娶”,指为子女找到好的婚配,女的要找好的婆家,男的要找好的媳妇。古代印度和我们中国的习俗很接近的。在西方不是这样,子女的婚姻父母不管,而中国是管过多了,父母包办代替也不好。但是一定要帮着给一点参考意见,因为孩子还终归是小,需要很多的建议。

“五者,随时供给所须”,子女上学和成家立业都需要本钱,父母要在经济上给予支持。

这是《善生经》中讲到的父母与子女双方的责任与义务,这个也是很重要的。作为父母应该对儿女有责任的,说起家庭,栽培孩子是父母重大的责任。

以下是栽培孩子的指南:第一个,教育孩子远离邪恶。第二个,指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。第三个,协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工巧的工人或商人。第四个,协助孩子娶一位贤淑的妻子。第五个,财产交给孩子。

在不同成长过程中,孩子需要接受父母不同的教育。在往后的成长过程里,他们就需要靠自己吸取知识,增长智慧。一岁至五岁之间的孩子,父母应该照顾、爱护、怜惜、鼓励,伴孩子左右。六岁至十五岁的孩子,父母需要严加管教,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,建立良好的品行,指导他们谋生的正当途径。每当孩子犯错时,父母亲不能避免惩罚他们,严厉的管教使孩子醒悟自己的过错。十六岁以上的孩子,惩罚他们是不恰当的,父母应给予劝告、尊重,指导他们,视孩子如朋友。

这个是常遇到的问题,很多的居士来这儿问:“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?”都是跟我讲,孩子如何如何。往往都是孩子有了一些毛病,就上寺院来问一些问题。他们的出发点,刚开始可能是多种原因,以为有什么外感等等的事,孩子学得不好,或出现毛病。后来我跟他们讲解,实际上就是个教育问题。

我说教育在不在于老师?老师并不重要,在于父母。因为从出生那天开始,父母就是他的形象,父母什么样,孩子什么样,看到孩子什么样就看到父母什么样了。所以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是最重要的,是刻骨铭心的,甚至每个言行他都会模仿下来。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正确,该管教的时候管教,该帮助的时候帮助,该谈心的时候谈心。

我讲个例子:咱们寺院原先有一个小居士,是咱寺院曾经收的一个小孩,这个小孩,是小社会人,才十一二岁吧。说话就抱着个肩膀,张口就骂人,怎么打他都没有用,就是骂人,就像滚刀肉那一类的。最后形成什么呢?他父母已经不要他了。父母管不了——你死活我不管了,我也不让你回家,你也别在家。这孩子在咱寺院,刚开始也不行,后来就交给一位居士管理。

这个居士怎么管的呢?这孩子有一个毛病,就是尿炕,尿床啊。每天尿完了第二天就得晾被,这居士知道他这个毛病以后,孩子在睡觉,这个居士就在旁边坐着。一到半夜时,孩子刚有点那个意思的时候,他马上把孩子叫醒了,赶紧出去。孩子可能是从父母跟前开始算起,头一次没有尿炕,孩子心一下就感动过来了。

后来在其他教育上,该严厉的时候严厉。有时候孩子贪玩就装看不见,该让他玩就让他玩,玩得差不多少了,赶紧招呼他干活,孩子的心情非常愉快。后来这孩子离开咱寺院了,离开寺院了以后,回来一次,到寺院来看一看。我以为来看我呢,人家不是看我,人家是看那个居士。(大众笑)

就是说对孩子的教育,都得心和心感应。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,往往都是什么呢?表面上的,或是粗暴的,没有像那个居士,孩子有毛病,睡觉时看着。有几个孩子不尿床?咱自己做父母的可以想想,孩子尿床的话,有几个父母能坐着等着孩子,半夜时候给孩子招呼醒的?你睡我也睡,孩子尿炕了,第二天就是一顿说,再就是一顿打,再不就骂几句,不了了之。这孩子能改过来吗?一个是习惯改不过来,再一个将孩子心越搞越冷。

所有的人都能感化过来,就是我们有时候不注重方法。不说没有私心,有时候就是心不到位。所以对孩子的教育,应该是什么呢?应该用严厉,再配合和他交朋友、谈心。现在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,你要是不跟他交朋友,孩子很快地就和你产生了隔阂,不能交流。

曾经遇到一个小女孩,和家里矛盾闹得比较激化。后来我说我单独跟你唠,谈一谈吧,单独谈。她就说心里话了,她说:“我寻思父母也不理解我,我有个想法。”我说:“你怎么想的?”她说:“我上沈阳去打工。”她也不知道沈阳在哪儿,“我上沈阳打工去。”我说:“你这么小,没人用你怎么办?”她说:“有打工的地方我就活着,没有打工的地方我就自杀。”当时我听了吓一跳,太可怕了!后来我又劝她父母,互相之间承认错误,最后和好了,后来这孩子出家了。

所以父母的教育不能用老的方法,首先得交流。过去听过那么一段比较感人的事迹:有一个父亲给儿子写了一封信,这个父亲知道儿子在吸毒,关在戒毒所了。他给儿子留了一封信,他说:“孩子,当你接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可能已经不在世间了。当你看到这封信时,虽然我不在世间,但是你不要有什么后悔的,说没有尽到孝道,不应该这样,你应该振作起来。”他说:“你从出生那天开始,就已经给我们带来快乐了,所以你并不欠我们什么。你放心,你大胆地走向社会,好好地完成自己的人生。”

你说这个父亲多伟大!是不是?多么理解孩子。关键他说了一个正确的、一个真实的道理。我们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:你欠我的,我养的你,我生的你,你就必须得给我做奴隶,你这一辈子得伺候我到老。用他的青春来为父母服务,服务到父母老,到暮年。这个不是说不可以尽义务,但是对儿女这种要求有时候确实有点干吗……应该正确地引导,让孩子自己能生起一种真正的恭敬心。这样的话,你想不让他养活你,也不可能的。

就像刚才我讲那个父亲,令孩子能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,这才为正确的。不能以那种像讨债似的,像做生意似的,讨价还价,一个劲儿地说。这样的话,互相之间都在不断地计较利益。儿子也会对父亲记账:今天我给你买什么吃的,明天给你买什么吃的。大概我从小到长大,我吃你的东西我也差不多还完了。俩人互相算这个账,哪有感情,是不是?应该彼此尊重。

所以说,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?公平。这样才能真正地教育。孩子对父母呢,应该有一种报恩的心。相辅相成吧,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获得吉祥。尊重指导,视孩子如朋友,特别是现在末法时期,这个关系尤为重要。

再一个要讲的,就是应该做孩子的老师。父母有时候在家谈话太不注意,有些夫妻谈话,总谈怎么走后门啊,讲这些,孩子听了就学会了。有个居士就是这样,孩子一年级就学会了,跟他母亲说:“你赶紧给老师送点礼,我要当班长。”(大众笑)一年级就要当班长,你说这……还知道要送礼当班长,他跟谁学的?我想应该跟他父母学的。父母谈话就是这样——给谁送礼啊,当什么官,孩子听了就记住了。这都是应该注意的。

所以一个是不要谈论这些事情,二是远离孩子闲谈这些事情,应该正确地教育。我讲了这些,就是说孝敬父母和赡养妻子、儿女,作为一个在家人都应该特别注意的,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吉祥。

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第二十三章“妻子甚狱”,佛言:“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。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。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。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,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,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”就是说从修行来讲,不要贪恋夫妻之间的这个关系,不要过分贪恋,也应该知道这个关系的实质。

第二十九章“正观敌色”,佛言:“慎勿视女色,亦莫共言语,若与语者,正心思念。我为沙门,处于浊世,当如莲华,不为泥污。想其老者如母,长者如姊,少者如妹,稚者如子,生度脱心,息灭恶念。”

这段讲的是什么呢?就是远离家庭的意思。应该脱离生死苦海,知道什么是生死的根源。我们既要注重家庭的和睦关系,还要知道家庭所带来的生死的因缘。

光知道其一,不知道其二;光知道世间,不知道出世间,这也不行。我们在世间,虽然不能出家,最起码应该知道什么是苦海的根源。这样的话我们互相远离,不光是家庭和睦,同时还有成佛道的可能,甚至往生西方的希望。

莲池大师是中国很有名的一个法师。他出家以后,总想回家看他妻子。看了很多次,他妻子是很聪明的人,一想自己丈夫出家也不修行,还有这种情爱放不下,总回家。于是在家里进门的地方挖一个坑,上面用东西盖住,坑里放些火。莲池有一次回来,就掉进火坑里去了,就问:“你怎么在这里弄个火坑?”他妻子就说:“你知道是火坑你还回来?”这个莲池大师就醒悟了,以后再也不回来了。

我想他妻子可能也是估计他该回来了,才弄个坑,要不她屋里老是点火多热,是不?(大众笑)所以说妻子助道,这叫真正的妻子,是不是啊?应该做这样的妻子,不光是妻子,同样也是道友。

你想莲池大师出家了,他妻子帮助他解决了对家困惑的问题和贪恋的问题,你说他妻子的功德得多大!他得道后第一个得度他妻子去。他肯定得度他妻子,他妻子因为度他的功德也会得道的,所以这个互相帮助比什么都重要。所以关于家庭的问题,我们不但要和睦,同样要知道出世间的修行,两者合在一起就好了。

 

上页:孝敬父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