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从戒律开始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妙祥法师2009-04-22 22:15

 

修行从戒律开始(1

◎妙祥法师 讲述

时间:二〇〇〇年八月二十七

地点:辽宁省沈阳市(行脚途中)

听众:沈阳市苏家屯居士

末法时期我们首先要持戒修行。持戒修行就可以避免很多的着魔现象,各种的魔都害怕戒律。佛法唯独攻不破的就是戒律。只要戒律住世,佛法就住世;戒律要灭了,佛法就灭了。

而我们在家修行的时候更难,比出家人还难。为什么呢?他的外缘不好,周围外缘不好。因为有了家庭,家庭这一关本身就是个牢笼。佛说家庭就是火宅。男的为了女的拼命一生,女的为了男的也得拼命一生,为了孩子也得拼命一生。就互相拼命,你拉着我,我拉着你。所以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说:“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。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”,就是说世间的监狱,有一种判刑啊,它是有期的,到期就会释放。唯独这个家庭是个无期徒刑,永远不会得到释放的。

所以说这个火宅特难,在这火宅里想修行,你要不持戒想修成佛道那不可能。所以只有严格持戒,由于你的戒律清净,你才会产生真正的定力。有了真正的定力,才会把这些恶缘切断。只有切断了这些恶缘以后,你才能真正地从你的自性里生起智慧来。如果没有这个,你就不可能。所以佛说如果有人即使能够诵经——你是念佛也好、诵经也好,你不持戒修行就是魔。你诵经、念佛,佛都不听,佛不听你。不允许你念佛,也不允许你诵经——不持戒的话。(编者注:《涅经》云:受持是经而毁戒者,则是众生恶知识也,非我弟子,是魔眷属,如是之人我亦不听受持是典。宁使不受不持不修,不以毁戒受持修习。)

所以说有人认为呢,“我不持戒,但我念阿弥陀佛”,实际上阿弥陀佛根本就不听你的。不是你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得来,是不是?你得真心念阿弥陀佛,你得持戒清净了,你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才会现前呢。

所以说末法时期,戒律是最主要的第一关。我们第一关要闯不破,想速成就,找一个什么便宜办法,说“我念十句阿弥陀佛,临终就能往生”。不可能的事,不可能。那《阿弥陀经》讲了,“少福德因缘不可往生彼国”。什么是少福德因缘?就是你戒律不清净,最大的一个福德你都没有。没有你还往哪儿去呀,是吧?你只是个地狱种子、畜生道种子。往哪儿去呀?去不了。

有的吃肉喝酒说“能念佛”,那佛根本就不现前,也不会来。阿弥陀佛可不管你那个,阿弥陀佛是无相的。不是你说“我念阿弥陀佛了,阿弥陀佛就和我关系好了,就来接我了”,不是那么回事。因为戒律就是阿弥陀佛,你不持戒,你找谁去?是吧?阿弥陀佛就是戒律,戒律就是阿弥陀佛。你离开了阿弥陀佛去念“阿弥陀佛”,阿弥陀佛能来吗?是不是?他不能来。

所以说我们在这边一定要严格,要提高警惕,自己不可以骗自己,不可以糊弄。特别是在家居士,在这点修行会更难,因为恶缘特别多。比如说,上街买菜呀、做菜呀、吃饭哪,这些等等的事务,为人处事、教育孩子啊,这些事情都是需要严格的持戒,你才够做为一个佛的弟子,才够做一个居士。

 

修行从戒律开始(2

时间: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九

地点:辽宁省大石桥市(行脚途中)

听众:大石桥居士

一居士:为什么念佛的时候,念一念、退退进进,不得实益?

就是说念佛的时候,我们有时候念一念就不念了,或是念一念这心就退了,退一退呢,不一定什么时候又鼓了劲,又念一念,又退一退。什么原因?第一点:不持戒,戒律不清净。虽然我们持点戒,但戒律不严哪。因为戒律是一切菩提之本,没有戒律不会生起菩提心,菩提心生起来才会不退转呢。所以说菩提心得靠戒律清净才起来。

如果戒律持到一定清净程度,菩提心就发起来了。它是发起来的,是自动生起来的,不是你口头说:“我发菩提心啊,我要如何如何……”那不叫发菩提心,那叫牙疼咒啊!这不是我说的,这是师父给讲的,他说那是牙疼咒。真正的菩提心你得从心里发起来,自动发起来,遍虚空满法界,一切众生没有你不想度的,那个时候你才能不退转,而那个心才能有定力。我们有时候修修佛道,这个心就往后使劲。有时候稍稍思惟,就容易退道,没有别的原因,就是戒律没有清净。戒律清净上去,菩提心发起来,你不会退道的。

为什么刚才我给大家就讲戒律?因为没有戒,有时候我们修一修就退了。师父一讲,大家勇气百倍;师父一走,又回到原来那个基础上去了。进进退退,就是因为戒律的关系。戒律好像和你修行有一段距离,但你不知道它有直接的关系,你没看到这个问题。它就像一条保证,没有它的保证,你不会安居乐业的。没有这一个保证,这条路你不会走得彻底。

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关,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发菩提心。发菩提心不是让你用嘴去发,而是叫你从心里发。戒律要从你自性发出,就像你的菩提心,从你自性里发出来的,那才不退转,而且永不退转。不管在什么条件下,就天下只剩你一个人修行,你也不会退心的。至于别人修不修——都不修了,我也得自己走这条路;我死也得走这条路;就是我的骨头烂了,我也走这条路;化为灰尘,我还走这条路。就这个世界上都成佛了,就剩我一个,我也要度众生,就像来果老和尚。为什么呢?因为外星球人还可能再来。就这个心,永远没有退道心,那才自在呢。什么都扛不住你这个菩提心哪。

所以说,行菩萨道必须得有菩提心,有了菩提心,就你说什么乘,它都是大乘,都是无上乘;没有菩提心,你讲什么都是小乘。你把三藏十二部背下来,也是小乘。有了菩提心,你讲一切法都是佛法,你不讲法都度人。没有菩提心,你怎么讲,说得再好听,也是一片黑暗。所以说我们大家一定设法发这个菩提心,想发菩提心的唯一一条路,就是把戒持好,没有第二条路可走。所以说想不退转,就是这一条路,这是我的看法。

当然了,还有一些人乘急戒缓。什么叫乘急呢?我就拼命地念佛、念佛,最后持戒放在后面了。但他不是不持戒,他是戒持不到位,不管哪个祖师大德,你想弘扬戒,或是想当祖师,甚至给人授戒——那人都得重新受戒。见着持戒人当作佛,这才行。都得这样。

所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深深地认识到,持戒为第一重要。我们现在别打妄想,就是赶紧地先把戒律抓起来,严格地抓。持到什么程度呢?严到自己都忍受不了的程度,自己觉得都太执着了,都觉得是不是过分了?持得自己都不能理解的程度,那才叫持点儿戒,才走出那么半步来,半步啊。

不是戒严,是我们毛病太多了,太多了,我们根本就察觉不出来了。就像苍蝇似的,落在粪坑里,永远不知道这地方是臭味。所以你得拼着命闯出厕所,闯出这个粪坑,你才知道外面有个清净。多难啊!所以大家要严格持戒。有人说持戒是执着——执着不是持戒,佛法就是破执着的。执着怎么能是修行佛法?执着不是佛法,但持戒绝不是执着。有人说持戒是执着,那是诽谤戒律,那就是谤佛呀。

另外,顺便再跟大家提一下,有人说“方便度众生”,这是口头语,方便嘛。什么是方便?方便是严格持戒以后才有的方便,那叫真方便。你现在没持戒、没修行,就出现方便,那本身就不是方便,只不过是打着“方便”的旗号在为自己开脱,那是假方便。那不是随缘,那叫被缘转,那叫攀缘。所以警惕这种口号害人,而且大家还愿意听,一听说方便,这心里可有底了,那戒就先犯着吧,这就完了。一点都不能犯哪。

原先我在山上的时候,有一天晚上,我坐在炕上,亲藏师上我屋去给我送水,还是干什么,我顺手就指了地一下,地上有一个黑东西,我以为是虫子,我意思是“你别踩着那个虫子,别伤着”。他就把那个东西捡起来了,捡起来告诉我:“师父,这是石头。”

哎呀,他走了我就忏悔,我这犯妄语呀,虽然没说话,但我那意思指的是虫子。你把石头给指成虫子,你不犯妄语业吗?所以说没办法,忏悔吧。晚上就忏悔,自己后悔还不行,还得写在纸上,放在佛前忏悔。佛前忏悔不行,我得把亲藏师召唤来,虽然是我的徒弟,我也告诉他,指着佛堂:“你看看我那忏悔。”他一看就乐了。就得这么忏悔,得撕下那个脸皮去忏悔,你得这样。

有人没人你都得真实,何况有人。没人都得真实,你就是走到没人的地方,像大道上,就是整个街面都没人,你都不能在马路中间走,那是大慢啊。因为还有鬼神哪,是不是?你不能说晚上没人,你又吐痰又干吗的,什么都不管了,那不行,都得严格持戒,这才行呢。

一张纸你都不能乱扔。我走到盖县,走道的时候,你看那个楼顶上,一个塑料袋,“扑哧”一下从好几楼就扔下来了,像导弹似的,吓人一跳。你说多没有道德,那还行了?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,就是世间的一切法律、政策,只要是我们能守的、正确的,我们都要遵守。包括交通规则,右侧通行,你都得守。

过去,我在没出家之前行道的时候,那是三伏天哪,在太阳底下,沥青马路都晒得很粘,踩下就是一个坑,那鞋都能粘掉。那时候行道,都不敢上马路对面的阴凉地方走,必须得右侧通行,就是顶着太阳走,一走就是六七里路。那晒得马路上沥青都化了,你说人得晒到什么程度?

虽然出汗,但走到最后没有多少汗,心里是非常清凉的。有人没人都得那么持戒去修行,右侧通行。左侧有阴凉,那也不能去,就得那么走。遇到交通岗,不管有人没人,只要有红灯就得停,不能闯啊。过马路如果遇到栏杆,就绕它几里路或几百米也得绕过去,就得这么走。你不能搁那栏杆迈过去,趁着没人迈过去就完事,那都不行啊。

作为佛弟子,那个心一定要尊重别人,尊重一切公共的利益,尊重一切众生的利益,你才是一个学佛的人。佛是慈悲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有情无情同圆佛道,这才是正确的。

修行从戒律开始(3

一居士: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、了生死,在实践中如何达到这个目的?个人体会只靠念佛,还是无法降伏烦恼,应该怎么办?

在实践中如何去断掉烦恼?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戒定慧,从戒开始。这是一个最直接、最了当,也就是我们大家听惯的办法,这个办法才是最真实的。不要存在幻想,说:“在这个办法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?”在我认为,没有别的办法,只有这一个办法。这就已经够真实的了,太真实了!因为太真实了,有的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,不愿意接受而失去了机会,等你明白的时候,时间已经过去了。所以说我们想降伏烦恼,必须从戒律开始。不管你念佛也好,还是修禅也好,都得从这儿开始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佛讲:“末法时期以戒为师。”就是告诉我们,你想了脱生死,在末法时期更应该靠戒律。

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大师了,而且是不可思议的,不管从哪方面修持来讲,都可以说是菩萨再来。经过四朝五帝这么多的佛教运动和变化,对挽救佛教的经验和举措,他最后总结一个字,就是“戒”。临终的时候就讲了一个“戒”字,多一句话都没讲。他也没讲禅,也没讲念佛,也没讲密宗,就讲一个戒,和佛的意思是完全相同,这就说明这个戒的重要。

我们有的为什么体会不深?就是没有真正地去持戒,没有体会到里面真正的无价之宝。如果我们去做了,你会找到真正通向佛法的这条大道。这条大道就是戒律,只有持戒才能找到佛法的大道,这个很重要。

选自《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六为大居士开示》

 

附:关于持戒数段开示

1】何为一句佛号消业

选自《二〇〇〇年九月初三行脚途中开示》

修行在哪修行?就在持五戒上修行。五戒是基础,五戒要持不到,你想其他修行,你不用谈了。有的说:“这个我做不到,但我能念佛。”你念佛,佛不听。说:“不对呀,‘弥陀经’说了,念佛一句,可以消恒河沙罪恶的程度。虽然我这头造业了,但我那边一句阿弥陀佛,就可以把业给消了。”那佛也讲了,你不持戒修行,佛不听你。为什么呢?因为你念不到“一句阿弥陀佛”。说:“不对呀,佛说了,一句‘阿弥陀佛’都可以消恒河沙罪恶。我一天念好几百句,我能消不了吗?”(编者注:师所讲“念佛一句消恒河沙罪恶”,由《观无量寿经》演变而来。经中云: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,称南无阿弥陀佛。称佛名故,于念念中,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)

那你就理会错了,佛说的“一句阿弥陀佛”指的是你“就剩这一句阿弥陀佛”了。你的业力都已经基本消除,就剩最后的一个妄想,就剩“一句阿弥陀佛”。而且这“一句阿弥陀佛”能真正地入到心,破了你的无明。这“一句阿弥陀佛”才可以消恒河沙的罪恶。不是平时你念一句就能消恒河沙的罪恶,因为你平时念的那一句还在打妄想之中,是妄想之中念的“阿弥陀佛”,虽然起到一定作用,但是呢,还达不到消恒河沙罪恶。要想消恒河沙罪恶,想达到这个效果,首先要持戒。你只有持清净的戒,产生了清净的定力,你才能念一句真正清净的阿弥陀佛。你持戒就是念那“一句阿弥陀佛”,只有持了戒再念阿弥陀佛,才能真正地消你恒河沙的罪恶。所以说,我们不要存在幻想,一定要严格持戒去修行。

2】真念佛必往生

(选自《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五为大居士开示》)

一居士:念佛的多,往生的少。如何对治? 

念佛的多,往生的少,要真念佛,念一个往生一个。关键你那个念佛不是真念,有时候还在外面念,还没有深入,所以没把佛念出来,也没念到佛那块去。往往这面念,那面打着妄想就不行了。你要恳恳切切地真心念佛,严格持戒去修行,肯定往生的多。念多少,去多少。

如果你不持戒,又不恳恳切切地,生死心不切,又五宗不能平等地弘扬,同时这面念佛那面又诽谤着其他门派,你想往生?可能吗?是不是?这就不可能。所以说一定要严持戒律,恳恳切切地念佛。真正念佛,不管称名也好,念经也好,等等的方法,都应该老实去做。主要在戒律上多下功夫,五宗平等弘扬。千万不要造业,特别是要守好五戒,不能撒谎。如果我们恳恳切切去做,往生会有份的。

3】如何专念

(选自《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六为凌源市居士开示》)

一居士:一心念佛,集中精力速度就快,如果这个也执着,那个也执着,那速度就慢了,我也不知道对不对?

这个三心二意啊,就是要分什么。刚才这个老居士说,如果集中精力,不打妄想念佛肯定是快,这个是对的。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,就是一定要持戒念佛。因为人在修行中,比如说,我们念佛一个小时,确实念得挺好,但他的定力只能维持一个小时左右就散乱了。如果我们要持戒修行呢?心里的清净能维持多长时间?二十四小时不断,就睡觉他也不散乱。

比如说,很简单一个例子,吃饭的问题,如果我们晚上不吃了,这顿饭省了。表面上好像只是不吃一口饭,而你要知道,有的人就是放不下这一顿饭,他的贪欲心,到晚上就起心动念了。如果你能够彻底放下不吃,晚上就不起心动念,一直到明天早晨,他都不动念。这本身就是个大定力。所以我们在持戒的基础上去念佛,效果就更好了。

我们有时候为什么不能专心念佛?就因为有很多因素都破坏专心念佛。比如说我刚才讲了,不能持戒,它就破坏了专心念佛。这边念着佛好好的,那边饭出来了,见着饭我们就起了贪心,这样的话我们念佛的功德就有所破坏。所以要想达到无漏,首先从持戒开始,再去念佛,这样就会很好。

当然了,有些杂事确实是不应该做的,那我们不做,这样的话就比较正确了。在念佛之中,一定要注重这个专念,专念的同时一定不要否定戒律,这样去努力就会更好。

4】受戒为保障

选自《二〇〇九年盂兰盆法会为居士开示》

一居士:我们受三皈五戒后修什么法门,是禅还是净?

受了三皈五戒,修什么法门都可以。因为受戒以后,禅和净这个差别就很小了。为什么小了?因为心里清净,他没有分别了。心里不清净,一会儿是禅,一会儿是净的。实际上禅和净有什么区别,祖师不是讲了嘛,“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。”那就是什么意思?你不要分别,只要不分别,禅和净都是一样的。受戒以后主要是严持戒律,以后再问这些事。

一居士:不受戒,只念佛,能往生吗?

我看够呛。因为“少善根福德因缘不得往生彼国”。

一居士: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早课和晚课要诵什么经?

诵什么经?只要是佛经,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上页:佛是无相的
下一页:苦行持戒为先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