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净本无区别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妙祥法师2009-04-22 22:15

禅净本无区别(1

时间:二〇〇一年九月初九

地点:辽宁省大石桥市(行脚途中)

听众:大石桥居士

一居士:学佛修净土的人必须得坐禅吗?禅和净有什么区别?

佛说了,不修禅定没有智慧,这就是说必须得修禅定。这个禅呢,分多种形式出现:有的以念佛为禅;有的是以专门静坐为禅;有的是以修密为禅。没有一个法门能离开禅定,都是禅。只不过修行的方式不同。

还有的是长行三昧;有的是长坐三昧;还有半行半坐三昧。比如长行三昧,就像念佛,念一百天,叫般舟三昧,就属于长行三昧。(编者注:“般舟三昧”又名佛立三昧,意谓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,能见十方诸佛,立于其前。修的时候,不坐不卧,从早到晚,又由晚到天亮,不是走,就是立,以九十日为一期,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。由佛威力、三昧力,及行者本功德力,能于定中见佛。)

还有一个长坐三昧,不起,就像入定似的,这种禅,长期地坐禅,这是长坐三昧;还有半行半坐三昧,一面坐香,一面跑香,一面走,这属于半行半坐三昧;还有念佛法门,念一个小时佛,坐一个小时。这都是一样的。

禅呢,是通一切法的,而且不光佛教有禅定,外道也在修禅。但是真正通禅定的只有佛教,外道得不到真正的禅定。什么叫做禅?就是外离一切相,内一心不乱为禅,这叫禅。不管修念佛也好,修禅定也好,修密也好,你都得往这上使劲,这才为禅,修到这个地方就是禅。

禅是什么?禅就是佛,佛就是禅,你说谁能离开禅,谁能离开佛?是不是?有的说“你修的是禅宗,我修的是净土”,我看没有啥区别,只是起步入门的方式不同。就像一个人走道似的,终归要走这条道,但是呢,有的人可以直接走,有的人需要一个拐棍。有的需要一个竹子拐棍,有的需要一个木头拐棍,有的可能需要两个拐,只不过需要的拐棍不同而已,就这么点事。所以说,禅定是通一切法的,哪个法门都需要。

所以说不要分别法门。一旦分别了,说“你是修密的,你是修净的,你是修禅的;你修禅的如何如何,修净的如何如何,修密的如何如何”,就有了这种的说法。

修禅哪、修净啊、修密呀,千万别互相诽谤,互相诽谤的结果就是把佛法灭掉了。你诽谤的心肯定是谤佛,有的说“我修净土,我可以说修禅的不好”,那本身就是谤佛;或者你修禅的说修净的不好,本身也是在谤佛。

佛法之所以没落,并不是外面的魔多,有多少魔来使佛法没落,而是由于我们佛教徒内部互相诽谤的原因,致使佛法没落。就怕有家贼,什么是家贼?就是我们那个分别心,就是我们对大家的不平等。所以说呢,不管哪个法门,我们都要称赞。你想弘扬自己的法门,首先要称赞别人,称赞别人才是真正的弘扬自己的法门。

所以说呢,我们的心一定要平等。末法时期的众生就是斗争坚固,非要搞斗争不可,净谤禅,净土的就说:“修禅的已经如何如何,现在没有禅定了,没有禅师了,现在末法时期唯依念佛能了脱生死。”他说这个。等到修禅的说念佛是小乘;等修密的说“我直接能成佛,你们那都不对”。就这样诽谤,诽来诽去,佛法最后弄得什么都不是。所以说在中国,这是佛教徒的一大弊病。哪个法门都非常殊胜,哪个法门都能成佛道,就看你修不修。真正修,它是一个,不是俩。你要不修,它永远是多种法门。

有人问大悲寺,是修禅还是修净?我们说我们是五宗平等弘扬,不管你修净、修禅、修密、修律,禅净密律教我们都欢迎。只要你严格地按照佛的戒律去执行,我们哪个都欢迎,哪个都称赞。所以说我们修禅定,什么是禅定呢?那个平等心是禅定,不分别心是禅定。

首先讲出法门你就分别了,那个哪儿来的禅定?不分别,五宗同样都称赞,本身就是个大禅定,就是真念佛。念佛是啥?让心平嘛,图个心净嘛,是不是?你的心里尽那些分别心,能净吗?心净即是念佛,平等心就是真念佛。你嘴念心不念,那是不行的。

我们不光要嘴念,还要心念。心也念,嘴也念,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很快成就了。所以说呢,我们在称赞法门的时候,特别要注意这一点。特别值得一提的,就是作为居士来讲,黄念祖老居士他既修密,又修净,而弘扬净特别卖力气。但是你看他讲净的时候,讲佛的法门,第一个称赞的是什么呢?是禅。他说没有禅就没有佛法。所以说黄念祖老居士在称赞法门的时候,没有人对黄念祖提出什么,而大家非常容易接受黄念祖讲的净土法门,为什么呢?因为他首先称赞别人。

有的人为什么老是称赞自己的法门却称赞不起来呢?就是因为有个毛病,他不称赞别人。实际上反而自己的法门也得不到称赞,就是这样。心平是道啊。我们首先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,多少年、几百年来,佛教就吃亏在这上。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居士也好、佛教徒也好,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——每个法门都好、都称赞。都好是不是随梆唱影呢?不是,那是实相,是真正地符合佛法。有的人怕吃亏,从来不说他人的好处,老说自己的好,反而显得心地狭窄。而自己的好处呢,反而没有全部地弘扬起来,这就吃亏了。你越说别人的好处,越称赞别人,反而你的法门弘扬得越好。就是你一句都不表扬自己,人家说“你看看人家修净土的,人家称赞禅,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”,你给净土带来多大的光荣啊,是不是?我们得这样。

有的说:“那不对呀,有些大德不这么开示。”大德只是方便,鼓励人心。就我们来讲,一定要依法不依人,处理这些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正知正见。我的看法就是这样。希望大家能够这样处理问题,我们的心胸就打开了,心胸广大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会发起什么愿力呢?“有一众生不成佛,我不成佛”这个愿力。特别居士在称赞法门的时候,更得注意一点。

我遇到这么个人,上山去(编者注:师曾闭关于本溪深山)皈依了,这位居士身体有病,但他修炕修得挺好。他问我:“师父,你看我需要哪种法门去修行?”我说:“你回去就专诵大悲咒,每天你诵它四十九遍或是一百零八遍,专诵。”他说:“好,师父我回去了。”

过了很长时间,快到半年,还是一年?他又过来了。我说:“你病怎么样了?”他说:“师父,我病也不好啊,这又来了。”后来我问他:“现在你大悲咒一天诵几遍?”他不吱声了,后来说:“我刚开始诵,后来有个居士告诉我:‘不能诵啊。那个师父说得不对。现在这个末法时期得念佛,念佛是无上微妙禅,你得念佛,没有比念佛再殊胜的,什么病都能治,你赶紧念佛。’”后来他就改念佛了。

我当时只能是感叹一声:“那好好念吧。”后来他一再跟我讲,我说:“我告诉你诵大悲咒,你不诵,你找我有啥用啊?”就像这样的居士(指不让诵咒而让念佛者),由于法门的知见,破坏了僧人教化的因缘,误了多大的事情。他本身有病,而且他行力又非常大,第一步开始诵大悲咒,那是最好的。那修密、修净土就不诵大悲咒了吗?他第一个,就破坏了僧人的教化,本身就是谤僧,是谤僧行为,将来他的因果不可思议。僧人的教化你随便给改——作为一个居士,你有什么权力来改变僧人的教化,是不是?

就这样人,由于门派的知见,造成这么大的因果,不能依僧教化。真正的末法时期,谁是说法主?僧人就是说法主、坐禅主、行来主。所以说,说法主是僧人,不是居士。你随便给改变了——你必须得通过人家师父同意才可以呢。在密宗来讲,那都要下金刚地狱的。

所以由于他的门派知见,就造成这么大的过失。本来是为了弘扬法门,一片好心,但是由于无知,由于门派知见,造成这么大的过失。将来这个因果你怎么偿还?很难偿还。所以这就是由于无知,造成这么大的过失。

那大悲咒不管净土、修密、修禅,都得诵,谁不得诵啊?是不是?那很正常的一点事情。现在有病你不赶紧治病啊?念大悲咒不是念佛呀?那大悲咒就是西方净土观世音菩萨的法门,那观世音菩萨不就是“极乐世界”的观世音菩萨吗?你说这人都笨到这么个程度了,谤佛祖、谤观世音菩萨,还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?你说这个人笨不笨?

这个居士所犯的过失是由于什么呢?为什么没有智慧?反而把净土的法门给搞得那么窄?而且呢,把我们的佛祖给分开了。他为什么没有智慧?就是因为他的知见不正。由于他处处就是想诽谤其他的法门,来称赞自己的法门,这种心作怪,最后造成他这种谤僧的原因,谤法的原因。所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
所以我们末法时期众生在修行时,千万不要造成过失。我们修行都很难,一句话弄不好就跑地狱里去了,就这么危险。我们心平是道,今天跟各位都有这个因缘,所以我把这个特意提出来,供给大家参考。

禅净本无区别(2

◎妙祥法师 讲述

时间: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六

地点:辽宁省大石桥市宝林寺

听众:宝林寺内尼众及部分居士约四十余人

一尼众:古来大德禅净双修无碍圆融,但禅宗讲起疑情,大疑大悟,小疑小悟,不疑不悟,但净土却要信愿行,这信和疑是否矛盾?

禅净双修这种说法,好像是正确的,实际上不存在双修问题。因为禅里有净,净里有禅,这叫修行。他这可能是个比喻,因为净里有禅,禅里有净,所以他说双修,实际上就一修。如果一修不修了,那就是禅净,本来就是圆融无碍的。但禅宗讲起疑情,大疑大悟,小疑小悟,不疑不悟。这个疑就是我们的妄想,要把它收住,不让它跑掉了,牵住这个牛鼻子。谁来牵?禅宗讲的是参话头,参照“念佛是谁”这句话起了疑情。同样用这句话的那个“谁”,来破除这个“疑”。

在净土中,也是这回事儿,它并不是两个。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,而所谓的一心不乱,就是把这个念到妄想凝聚了,不再往下走了,和疑是一样。就是不打妄想了,在不打妄想的同时,这个时候它还有很多小的妄想,最后的根子,那就是我们平时要断除的。这个时候它就起来了,起来什么?这个和疑一样。它这里就有一个妄想,虽没有破除,但同时我们的妄想已经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了。这时候我们平时念佛的功夫,就要起作用了。如果你平时的佛号能够深深地扎在种子识里,这时它就要爆发出来,它就要打破这个疑。一句佛号,就会把我们的疑根断掉!也就是把我们的妄想断掉。

这就是和禅宗讲的大疑大悟、小疑小悟,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,都是一样。只不过是用功夫时,一个是用的参话头,一个用的佛号,都要在种子识里扎下来,把我们妄想逐渐地变轻,最后突破那一关,见到我们自性。这就是我们不管禅和净所修行的目的。所以说它们不矛盾,本来就是一个。

 

禅净本无区别(3

时间:二〇〇〇年八月二十九

地点:辽宁省沈阳市(行脚途中)

听众:沈阳地区居士

实际上你一门深入,两个法门全都包括。你修净的,本身就是个禅。禅就是一心不乱,净呢,还是一心不乱,是不是?无一切相就是净土。那禅、净不都是一回事嘛。禅净双修这个说法有各种不同,而且解释方法也不一样。有的说“禅净双修”,可能指的是方法问题了。比如说这面打坐,打坐我就打坐,我去参话头;参完话头,然后我又去念佛。这样的话呢,如果你成就了,不是不可以。

比如说刚开始我就念佛,念“阿弥陀佛”,都念到什么程度了?念到做梦也能念佛了。这时候师父指导你,告诉:“你得参‘念佛是谁’?”你得找,光说能念不行,我们说的“念佛是谁”往往都是在口里念。等到我们念到自己不知道还念佛的时候——自己不念了,那个念佛声音还有,我们就要找这个念佛的是谁了,这时候才是参话头的机会。念佛是谁?既不是你,那是谁?你不念了,要是你,你不念怎么还有个念佛的呢?就要找这个,所以说这时候开始参“念佛是谁”?如果这样去行的话,就是禅净双修——先修的净,后修的禅。

还有一种修法,有人修禅,参“念佛是谁”,开悟了。开悟了以后,他为了保养圣胎,每天就专门念佛了,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”每天就是念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”来保养圣胎。这就是刚开始修的禅,开悟了以后又修净去了,来保养圣胎。这都是完全可以的。

这方法都可以互用,怎么适合自己,怎么能修出来,就怎么修。所以说这个呢,我是这么看,所谓的“禅净双修”,只要是你把这个妄想能控制住,能够如法去修,都可以。但是你要说“上午我修禅,参‘念佛是谁’,下午我就专门去念佛”,这样修不深入,而且容易杂了,这样并不好。你可以先这步、后那步,怎么样都可以,或是先那步、后这步,这都是完全可以的。或是你一门深入,这都可以。比如说禅宗,参“念佛是谁”,首先想参这个话头,刚开始就得先念几句“阿弥陀佛”,完了回头再参。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”再参“念佛是谁?”这么参。或是达到一定的层次。就是层次不同,禅净双修的方式也就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。

我的看法就是这两个没有什么区别。你叫我说出区别,我实在说不出来它们的区别在哪块儿。无非就是把心里的妄想控制住了,不要起妄想,不思善不思恶。最后都是那一条路,是吧?都是一条路。自性是什么呢?自性就是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性。它们有什么区别呢?是不是?它们没有啥区别。

主要是入门方法不一样,有时候说法不一样,产生的理论不一样,但最后的结果都是放下,别打妄想就完事了。掌握这个方法,你怎么修都行。甚至你就成天什么都不念,你要能不打妄想,我看你就是念阿弥陀佛,就是修禅。如果你打妄想,你修什么、嘴里念什么,它也不行。主要在不打妄想这方面。

        

上页:修行相应不为夹杂
下一页:大心念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