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相应不为夹杂
修行相应不为夹杂(1)
◎妙祥法师 讲述
时间:二〇〇五年九月十九
地点:辽宁省海城大悲寺
听众:大
一居士:师父,什么叫真言、咒语?
什么叫真言和咒语呢?我的理解,真言就是真实不虚。我们说话是不是真实的呢?有时我们的语言并不真实,我们的语言都是从思惟中发出来的,所以说它不叫真言,也不叫真语。真语是从实相里发出来的,它能放光动地,这叫真言。
所以说这个咒语,所谓咒,什么叫咒呢?就是六根的回收为咒。因为我们六根放逸,但一念咒,六根就回收了。回到哪里?回到我们自性里,这种语言就叫咒语。
一居士:密宗的一些咒语,修净土的可不可以念?
这个修净土啊,什么都可以念的。关键是在于我们在修行中是否需要的问题,如果需要的话,你就可以念,如果不需要,就可以放下。虽然有很多的咒语很好,但你不能都一一去念,只有专心、不打妄想去念,念什么都可以达到这个咒语的目的。刚才我也讲了什么叫咒语。
一居士:禅、密、净三修是否夹杂?
实际上禅、密、净我们都应该称赞,五宗平等的弘扬这是对的,但在修行中也要一门深入。有的人认为呢,“我修禅有点困难,思想上有点没有着落,我适当地再去念点咒。”因为他认为念咒就是密了,所以说他又夹杂——夹点这个,就叫禅密双修。这个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,如果需要呢,可以这么做。但要禅、密、净三修,我看你恐怕做不来。
有的根机大的,那可以说“无量法门誓愿学”,我什么都要学一学。另外你掌握了其中的根本道理,比如开悟了,“禅我也涉及到了,密也涉及到了,净土也涉及到了,我念佛和修禅、修密没有啥区别”,这就不叫杂修了。如果你要做不到,最好还是一门深入比较合适。
比如说我们修净土,一句佛号也要老老实实地念,要恳恳切切地念。佛号呢,不在于多少,在于是否我们恳恳切切、不打妄想去念,这样才有感应。夹杂不夹杂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,但是必须分清目的。如果影响了我们的信愿行,就算夹杂;如果信愿行不影响,就不算夹杂。
修行相应不为夹杂(2)
时间: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六
地点:辽宁省海城大悲寺
听众:辽宁省
一居士:先修净土宗念佛法门,后是念咒语,也念佛,是不是夹杂?能成就吗?
什么叫净土宗呢?佛教分成五大宗派:禅、净、密、律、教。我们现在说的“净土宗”是以念佛法门为主的,这是一个很殊胜的法门。但是净土宗的意思就是说“心净国土净”。取名的由来,并不是说念佛就是净土宗了,是“心净国土净”。只要是我们心里清净了,达到这个目的,那就是净土法门的目的了。
他想先念佛,先修念佛后念咒,问这样夹不夹杂?实际上念佛和念咒是一样的,本来是平等的,因为念咒和念佛它俩本来没有区别。念佛和念咒目的都是一个,因为它俩都是工具,都是让我们心里能够清净,没有妄想,这就对了。所以说它俩不存在夹杂的问题。只要你心里清净,就不夹杂;如果你心里不清净,那就是杂。这个杂不杂啊,并不是根据你学什么来定,应该根据你心里的妄想多少来决定。
有的人认为:我既然念佛了,任何法门都不应该修。这种说法我看还是不全面。因为念佛首先应该从戒定慧开始修。这个三无漏学,是佛所定的。你必须持戒修行,首先得学戒。戒里其中就含有很多的咒,那你能说我学戒就夹杂吗,是不是?这个不能。
比如说印光大师,他专门诵大悲咒,这也是非常好的,所以说它也不算夹杂。再讲,比如《药师经》,如果念药师佛或是念药师咒,便有八大菩萨接往西方极乐世界。既然是念《药师经》、药师咒都能往生西方,你说那是杂吗?它也不是杂。
那我们要是严格持戒会不会往生西方呢?它也会往生西方。念戒、念佛、念僧、念死(编者注:念佛、念戒、念僧均属修行之六念;念死则为“常念无常”的意思),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这都不是杂。关键是我们应该以什么为杂呢?以心里妄想过多为杂,以贪着为杂。只要是你正确地修行,都是完全可以的。所以这个杂啊,我们应该正确看待。
有的人就是“我只允许你念佛”。别人只要是念一点其他的东西,比如说学戒啊、还有念咒啊,他说都是杂,这种说法没有根据。他把这个念佛法门当成佛的净土了,那只是一种方法。“我专门念佛,其他什么都不念。”这作为你个人行为来讲是可以的,你什么都不念,都可以。但是只能代表你个人行为,你不能代表净土,不能代表佛国。
佛国并不考虑这个,说“你念佛就能往生,你念别的都不允许往生”。佛土没有这么一说。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观念纠正过来。否则,我们对其他修行方法有了抵触,或是造些口业,甚至诽谤佛法,就不合适了。这是不应该的。
至于怎么修,都随着自己的因缘。比如说我们念佛,原先有一个师父,他专门修净土。他说:“我念佛,老是念得不得力。”告诉他说:“你先诵楞严咒。”后来他就每天在念佛之前诵楞严咒。诵一遍到三遍楞严咒以后再念佛,他就觉得这个念佛心特别好,而且能找到劲往哪使,他觉得非常殊胜。后来这个方法介绍给很多的居士,他们也这么做,效果也比较理想。
这个就是根据自己修行的需要来决定的,并不是根据哪个门派来决定的。否则,就远离了佛法。所以夹杂这种说法确实误了很多人的修行,这也不好。当然我们也提倡专修,这也是可以的。但是一定要注意什么呢?就是不要忘掉戒律,一定不要忘掉了五宗平等弘扬。要不我们心量就过窄,而造成不适当的语言,会诽谤佛法的,就不合适了。
这个能不能成就啊,关键是什么叫成就?成就就是没有妄想。我们为什么成为众生?就是因为我们妄想过多才成为众生,成佛指的是没有妄想。众生为什么成为众生?就因为妄想不断才成为众生。我们本来就具足佛性,一切都具足的,只因为妄想不断地增多,才变为众生;我们去掉妄想就成为佛。
所以说我们所谓的“成就”,就是去掉妄想。只要是能去掉妄想的方法,只要是正确的,它就是能成就的方法。所以这个问题,不管是念佛也好、念咒也好、念经也好、念律也好,都是根据自己具体的需要。只要是能把妄想控制住,或最后把妄想断掉,这样我们必然能成就。
修行相应不为夹杂(3)
选自《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六为居士随缘开示》
一居士:有时候,看这个经也想念,看那个经也想念,但是听那个师父的讲座吧,他说:你要修净土,就念“阿弥陀佛”,念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。但我们修行,哪个经都想念。这种做法对不对呢?
做法也对,也有不对的地方。就是说修行不管念佛也好,或是哪个宗,都应该以戒律为根本的,先修戒律。戒律修好了,再选择法门。另外,佛法要五宗平等弘扬,不要说“哪个是我净土的,哪个不是我净土的”。心净国土净。不能说《阿弥陀经》是给净土说的,不是给禅宗说的;给禅宗说的就不是给净土说的。这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,因为他这是树立门派呢。所以这不符合佛法。
应该是五宗平等弘扬。哪部经都可以达到彼岸,就像用药似的,药是根据某个人需要和不需要。比如说你既要念佛,同样还要坐禅,是不是?就像《阿弥陀经》讲的,一个是“念佛”,称念弥陀圣号,同时还要“如入禅定”,那不讲得很清楚吗?如果像你这种说法,那应该把“如入禅定”从《阿弥陀经》里给删出来才对,光称名号就完事了呗?所以这说法都是不正确的。(编者注:“如入禅定”为晚课《净土文》中语,是《阿弥陀经》中“心不颠倒”的法义延伸。)
因为啥呢?人的根机不同,需要的方法也不同。这个人可能岁数大了,他也不能坐禅了,专门念佛就可以了,称念名号,完了往生的品位可以低一点。有的呢,需要更进一步的净土,净土还有多少地呢,是不是?要多修点禅定也是可以的。所以说那种说法不准确,倒不是说他完全不对,但是不准确,他这里有偏见。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了一种——不是修净土,而是修法门,修哪一宗哪一派了。不是修佛的法门了。佛的净土没有知见,净土有知见就不是净土了。
一居士:家中没供佛,念经的时候就那么念,行不行?
也可以,经就可以作为佛。
附:《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七为道源寺尼众开示》
一尼众:念佛已经十多年,再改持咒是否影响修行?
我刚才讲过,这个灯光和灯光,虽然不是一个灯发出的,但它产生的光是一个。你念佛和持咒可以随着自己选择,但它最后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样的,没有区别。如果佛法还有区别,那就不成为佛法。有的人说杂,什么叫杂?世间的东西,黑白加在一起,确实混乱。但光和光在一起,产生的光不会混乱,它都给人光明。所以修佛法不算杂,念佛和持咒,就像灯和灯不同,但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。它不存在杂的问题,说杂的是对佛法的一种误解。既然不算杂,念一个等于念十个,念十个也等于念一个,那你何必还再换呢,这事你自己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