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宣化上人2007-09-04 10:02

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
无无明尽本性空 妄行了别名色从 

六入触受爱取有 来生老死尽相同

万里晴空绝云影 满潭澄水显月明 

如人渴饮知冷暖 说食助长总乏功

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”,这是说的十二因缘。十二因缘是缘觉乘修的。

由这十二种的缘作为助缘,来帮助人生了死、死了生,缘觉由修这十二种的因缘法,而明白人生的道理,开悟证得辟支佛果,这叫中乘。声闻是小乘,辟支佛是中乘,菩萨是大乘。 

“无无明尽本性空”:十二因缘说的是: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色缘六入,六入缘触,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。

什么是“无明”?“无明”就是不明白。不明白是什么呢?就是俗话所说的糊涂。糊涂就是不懂道理,糊糊涂涂的。因为糊糊涂涂的时候不明白,就做出糊涂的行为,就有妄行了。什么叫“妄行”呢?“妄行”就是不应该做的而去做。有了妄行,就有一种虚妄的认识,“识”就是一种认识。有了虚妄的认识,就有一种糊涂的名色。有糊涂的名色,就有一种糊涂的入;人有六根,所以就有六入。有糊涂的入,就有一种糊涂的触、接触。有糊涂的接触,就想要有一种糊涂的享受。有了糊涂的享受,就有了糊涂的爱。有了糊涂的爱,就有一种糊涂的求取。有了糊涂的求取,就想有一种糊涂的得,糊涂的有,有也就是得。有了糊涂的得,就会有了来生。有了来生,就又有了老死。

这些个因缘,这些个条件,都是开始于这个“糊涂”。一开始是糊涂,所以到结果也糊涂。糊糊涂涂地过了一生,又有一个来生,来生还是糊涂。所以十二因缘就是糊涂因缘。糊涂因缘,就是在凡夫所不能明白的这种因缘。这十二因缘,最初就是糊涂。这十二因缘就是说的,我们人怎么样受生,怎么样生,怎么样死的这个道理。

人的欲念,食欲或者色欲,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?都是从这“无明”生出来的,“无明”就是糊涂的一个别名。无明生出来了,就有一种想要去做去。因为无明,就有男女的性行为。这个性行为就是由糊涂而发生,然后就有这种糊涂的行为。

有糊涂的行为,然后就生出来一种糊涂的认识、糊涂的分别。这种识也就是中阴身,在男女有性行为的时候,这中阴身离得千里万里,都看得到这个地方有一线的光明,很小、很小的光明,它和这个父母有眷属的因缘,就看见这个亮光,就到那儿去投胎去,这个识就投胎了。 

投胎,这就有了“名色”。“名色”,“名”就是受、想、行、识四蕴,色蕴就叫“色”。这受、想、行、识,在母腹里头只有这四种识的名,还没有真实的成就。

等到出生,名色具足,就有六入了。六入就是由六根生出见、闻、嗅、尝、觉、知,即见性、闻性、嗅性、尝性、觉性、知性这六种性,这叫六入。

由这种六入,这个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触觉,所以说六入缘触。有了触觉,这个小孩子就有一种领受的感觉。有了领受,就生出一种爱心来。生出一种爱心,然后就想要求取,所以爱缘取,求取这种的所爱的。求取,然后自己就要有,想要得到。因为想要得到,所以就又有了来生。有了来生,就有了老死。这就是十二因缘的流转门。 

如果无明没有了呢?这行也没有了。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也没有了。识灭了,名色也灭了。名色灭了,六入也灭了。六入灭了,触也灭了。触灭受也灭了,受灭爱也灭了,爱灭取也灭了,取灭有也灭了,有灭,生老死都灭了。这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。所以才说“无无明尽本性空”,本性空了,没有无明了。 

“妄行了别名色从”:行是个妄行,识是个了别。“名色从”,有了识之后就有名色。

“六入触受爱取有”:名色之后就有六入,六入之后就有触,触然后有受,受就有爱,爱就有取,取就有有。

“来生老死尽相同”:有又有来生,来生又有老死,所以说“六入触受爱取有,来生老死尽相同”。这都和十二因缘有连带,一连串的关系。

“万里晴空绝云影”: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,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,万里无云了。“绝云影”,什么云彩的影子也没有了。

“满潭澄水显月明”:又好像水清月现,水清了,月亮在水里现出来。

“如人渴饮知冷暖”:这种的功夫,你能了悟这十二因缘的法,就好像人喝水一样。你渴了喝水,这水是热的、是冷的,你自己知道。

“说食助长总乏功”:如果你自己不去实实在在修行,来参悟、了悟这十二因缘,就光说十二因缘空了、空了、空了,那是没有用的。因为你光说空,没有体会到它的意思,没有真正证得这种空理,就好像《楞严经》上说的:“譬如说食,终不能饱。”比方你说食物的名字,而没有真的吃进肚里,你说几天,自己也不会饱的。

“助长”,孟子说:“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,而揠之者。”宋国有一个人,宋国的人最愚痴。所以在当时若是提到愚痴的人,就说好像宋国的人一样。为什么说好像宋国的人一样呢?就宋国的人最愚痴。这个人愚痴到什么程度呢?他可怜自己所种的那个庄稼不长,他说:“哎呀!我这个苗怎么长得这么慢!”“而揠之者”,他帮着它长。怎么帮着它长呢?他把每一株苗都从土里拔高了一、两寸,说:“你看,一天它就长了两寸。”

“茫茫然归”,就这么糊里糊涂、迷迷茫茫,累得很疲倦的,辛辛苦苦的那个样子走回家,走得气喘吁吁:“哎呀!哎呀!哎呀!我太辛苦了,太辛苦了。”“谓其人曰”,就对他家里的人说,“今日病矣!”说:我今天病!为什么我病的呢?我做了很多工啊!“予助苗长矣”,我帮着这个苗往上长。

“其子趋而往视之”,他的儿子说:“喔!我这个父亲怎么这么大的本领,怎么这么有神通,他可以帮着苗长?天地也只能让苗一天一天地慢慢地长,不能说帮着它长。他念的是什么咒,能帮着苗长起来?”就赶快跑到田里去看一看,“苗则槁矣!”哎!那苗都干了,都死了。 

这个就是说修道不要老是想:“我开悟!我开悟!我开悟!怎么我还不开悟?我要怎么样才开悟?这样子不开悟,那样子也不开悟。往前行几步也不开悟,退后几步也不开悟。往上跳几跳也不开悟,坐那儿一个钟头也没开悟,到底怎么开悟呢?”你有这个心,那永远都不会开悟。为什么呢?你这个要开悟的心,把你那开悟给压住了,就好像那宋人帮着苗长是一样的。所以说“说食助长总乏功”,总是没有功的。

要你自己平心静气,认真脚踏实地去修行,不要老想着:“我明天会不会开悟?我后天会不会开悟?我到底什么时候开悟?”不要存这个心。你一存这个心,就是个妄想心了。你有了妄想心,就把那开悟吓跑了。

那开悟就怕妄想,一有了妄想,它就跑了。为什么你心跳呢?就是怕你那个妄想,也就是怕开悟,你这一要开悟,“啊!不得了了,他要开悟了。”所以心就跳起来了。无形中,你那业障也害怕了:“喔,他若开悟了,我怎么办呢?”它没有办法了。 

[NextPage]

上页:是故空中无色..
下一页:无苦集灭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