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宣化上人2007-03-12 18:21

本文录音MP3见: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◎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

佛说四十二章经

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,这七个字有通、有别。通,就是这一个“经”字,这是个通名,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“经”。在“经”的上边又有一个别名,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,是一个特别的名字,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。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,这是一个通名;人又有自己的名字,姓张的叫张某某,姓李的叫李某某,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。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,有通名,有别名。

 “佛说四十二章”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,别名里边又分出来,这一部经是人法立题。“人”,佛是人;四十二章经,是“法”,所以叫人法立题。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,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,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,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,把佛所说的话聚集在一起,成为一部经。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语录。

这一部经是最初传到中国的经,由迦叶摩腾、竺法兰两位尊者用白马驮经到中国,在洛阳那儿就造了一座白马寺。白马寺是皇帝造的,这是在汉明帝的时候。

汉朝时,佛法就传到中国了,这是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一个开始。可是当时中国盛行的是道教,佛教传到中国时,道教有一些道士就生了妒忌心,对皇帝说:“佛教是假的,是外国的宗教,不是中国的。所以不应该令他在中国流传,要把佛教赶出去!如果不把佛教赶出去,就要来比较一下。”

怎么样比较呢?就是把佛所说的经典和道教所说的经典,放在一起用火烧。谁的经典若烧了,谁就是假的;谁的经典若烧不了,就是真的。

当时道教有一个道士叫褚善信,他是道教的一个首领,带着五百个道士把道教的经典、灵文都放在一起,就祈祷太上老君说:“道德天尊哪!您一定要显大灵感,令我们道教的经不要烧了,让佛教的经烧了。”

当时的道士很多有神通的──有能腾云驾雾的,有能飞天遁地的,有能隐形的。隐形就是你这么看着他在前面这儿,忽然间就没有了!这么样有本事的道士都有。他能借着遁法──奇门遁甲就逃跑了,借着道教这种的符呀、咒呀,就有很大的神通。

可是在这时候用火一烧,怎么样呢?佛教的经典都没有烧,都放光!佛的舍利也放五色的光,经典也放光到空中,好像太阳照耀世间似的。

而道教的经典呢?一烧就烧着,都被火烧没有了。能腾云驾雾的,也不能腾云,也不能有神通了;能飞天的,也不能飞天了;遁地的,也不能遁地了;能隐形的,也不能隐形了。他们的符咒也都不灵了,没有功效了。这时候,道教的经典都被烧了,把褚善信和费正清这些道士当场都气死了,他们这些徒弟当场把头发剃去,有二、三百人都做了和尚。所以这是最初佛教和道教斗法,把道教斗失败了。

之后,迦叶摩腾、竺法兰这两位尊者就踊身虚空,现十八变。身上出火,身下出水;身下出火,身上出水;在虚空里走路,在虚空里躺着睡觉,在那儿现种种的神变。当时这一班人,连皇帝也都一起信了佛教。所以这一部经是很重要的,最初佛经传到中国,就是这一部经,因此今天和大家共同来研究这一部经典。

现在先讲一讲这个“佛”字。“佛”是梵语,具足叫“佛陀耶”,翻译成中文是“觉者”。觉有三种: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

自觉和凡夫是不同的,凡夫是不觉。二乘人他能自觉,自己觉悟了,所以和凡夫不同。二乘人虽然能自觉,却没有觉他,你若再能觉他,这就和二乘人不同,这就是菩萨了。菩萨既能自觉,又能觉他;既能自利,又能利他。他看一切众生都平等的,所以他自己觉悟了,也愿意一切众生都觉悟,这叫觉他。菩萨虽然能觉他,可是没能做到觉行圆满。佛是既能自觉,又能觉他,觉行都圆满了,因为三觉圆满,所以就成佛。

“说”,佛所说的这四十二章佛法。“说”的意思是“悦所怀也”,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欢喜的事情说出来,就觉得更欢喜了。

“四十二章”,这部经有四十二章,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语录,也就是佛所说四十二章的佛法。

“经”,这一个字具有贯、摄、常、法四种意思。“贯”就是贯穿所说义。好像一串念珠,把经的道理一个字、一个字贯穿在一起,这叫贯穿所说义。“摄”是摄持所化机,摄持所化的一切众生。怎么叫“常”呢?古今不变曰常。过去也不变,现在也不变,将来也不变,古今都不改变,这叫常。“法”,三世同遵曰法。三世就是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三世都遵照这个法去修行。所以叫贯、摄、常、法。

此外还有几种意思,有“涌泉义”,好像水从地里涌出来了。又有“绳墨义”,绳墨就是一条绳,上面沾了墨,是木匠用来画直线的东西,这比喻经是法的准绳。经还有很多种的意思,“经”就是教人修行的方法,所以又有一个“径”的意思──就是修行的一条道路。以上是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经题简略的意思。

后汉迦叶摩腾、竺法兰同译

这是佛教里最初传入中国的一部经。传入中国后,必须要有人翻译,所以在后汉时,由后汉迦叶摩腾、竺法兰同译。迦叶摩腾是一个人,竺法兰又是另一个人,他们两位都是中印度的人,一同翻译这部《四十二章经》。

汉朝有东汉、西汉,后汉就是指东汉。东汉明帝永平三年(当时皇帝的年号叫永平,在第三年的时候),这一年的岁次是庚申,汉明帝作了一个梦,梦见有一个金人,这个金人头顶上有一种光,这光是一种圆的光。他从空中飞来,飞到汉明帝所住的宫殿。

第二天,汉明帝就问文武百官,这个梦是何征兆?

这时有个太史叫傅毅,他对皇帝说:“我听说在西印度有一种神,一般人给这个神起个名字叫‘佛’,现在陛下您所梦见的,一定就是佛了!”

又有个博士叫王遵,也向皇帝说周朝留下一部书。这部书叫《异记》,有什么奇怪特异的事情,都记载在这书上。

这书记载什么呢?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,这一年叫甲寅。这时候江河泛溢,江水、河水都涨了,流到河外边去。大地也都震动了。这是佛出生的时候,有江河泛溢,大地震动的瑞相。天上又有五色祥光,贯穿太微星。

当时有个太史──太史就是管天文学的,也是管算数的,他的名字叫苏由。他用《易经》来占卦,一占就占到乾卦,得到九五。乾卦九五是“飞龙在天”。得这一卦,他就知道这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,这个圣人在印度传一种教法,这种教法在一千年以后,就会传到中国来。这是太史苏由占算的结果。

于是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,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,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,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,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?

后来在周穆王的时候,天地又都震动了,有白虹十二道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虹霓那个虹。白色的虹贯日,白天有十二道白虹贯着太阳。当时有位太史叫扈多,他又用《易经》来占算,知道这是西方印度的大圣人入灭了。也就是周昭王二十六年,岁次甲寅出生的大圣人,现在入涅了。所以佛出世,这不是偶然的。佛在印度出世,中国的江河都泛溢了,水很大的,大地也都震动了;佛圆寂的时候,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贯日。这是佛的出生和入灭,虽然印度离中国这么远,但是中国也都看见了。中国人当时也有会算“数术”的,都知道这情形。

从周穆王到后汉明帝时,大约有一千年左右了。所以汉明帝做梦,梦见佛之后,在永平七年的时候,这一年的岁次是甲子,皇帝就命令蔡和秦景、王遵三人,带着十八个人到印度去求佛法。在中印度就遇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,他们就和蔡、秦景、王遵回到中国来,这时候是永平十年了。因为他们来的时候以白马驮经,所以汉明帝就造一座白马寺,他们回来的这一年叫丁卯。

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,就有中国五岳山(编者注:五岳山是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)的道士来障碍佛教,这就是前面讲的烧经书。结果道教的经都给烧毁了,佛教的经典没有被烧。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,到空中结成好像一个伞盖似的,罩着所有的大众,大众见到这情形,就都相信佛教了。

经序

世尊成道已,作是思惟,离欲寂静,是最为胜。住大禅定,降诸魔道。于鹿野苑中,转四谛法轮,度憍陈如等五人,而证道果。复有比丘所说诸疑,求佛进止。世尊教敕,一一开悟,合掌敬诺,而顺尊敕。

“世尊”:就是释迦牟尼佛,这是佛的十号之一。“成道已”:就是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时候 ,“作是思惟”:他作这么一种想。“离欲寂静,是最为胜”:佛想“应该先度哪一个呢?应该先做什么呢?”离欲,就是没有这种欲念,没有染污法。寂静就是清净,无所作为,在那儿如如不动。“是最为胜”:这是最殊胜,最不可思议的。

“住大禅定”:在大禅定里住着,这是最为殊胜。能住大禅定,所以也就能“降诸魔道”:一切的魔王外道也就能降伏了。

“于鹿野苑中”:佛作是思惟观察,看陈如这五个人应该先得度,所以就到鹿野苑中。“转四谛法轮”:四谛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。苦,是世间之果;集,是世间之因;灭,是出世之果;道,是出世之因。苦集灭道,这叫四谛法。

佛成佛之后,先说《华严经》度法身大士。因为看一些凡夫还都不能接受这个大法,所谓“有眼不见卢舍那,有耳不闻圆顿教”,所以才到鹿野苑。这个鹿野苑是以前有两只鹿王,在那儿教化鹿群,所以就叫鹿野苑。这在讲《楞严经》的时候,讲得很清楚,愿意知道这个公案,可以到《楞严经浅释》上查一查。

这时候,马胜、小贤、摩诃男、憍陈如和十力迦叶,他们都在鹿野苑修行,这五个人以前都是和佛在一起的,也是佛的亲戚。马胜、小贤、摩诃男是佛父亲的亲戚;憍陈如和十力迦叶是佛的舅舅,是母亲的亲戚。他们五个都是佛的父亲派去侍候佛的人,可是憍陈如和十力迦叶受不了苦,就先走了;以后马胜和小贤、摩诃男三个人,又看见佛吃天女送的粥,说佛不能修苦行,也跑了,都到鹿野苑去了。

佛成道,说《华严经》之后,观察一切应该度的机缘,应该度的众生,知道陈如他们五个人应该先得度,就先去找这五个侍者。所以佛就到鹿野苑里边,转四谛法轮──转,是辗转;四谛,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;法,是方法、法则;轮,因为佛所说的法,是从心性里边流出来的,流到众生的心里头,令众生返迷归觉,所以这叫轮。轮以摧伏为义,摧,是把它摧破了;伏,是降伏。摧,是无坚不摧,越坚固的,越把它摧坏了,也就是能将坚固的外道、坚固的魔王破了,这是轮的意思。

转四谛法轮,是这个世界最先有佛法的时候。转法轮含有三转,三转四谛法轮:

第一转是示转,示就是指示你。因为你不懂,那么我要指示你,我要告诉你,这叫示转法轮。怎么叫示转法轮?就是指示这四谛法是什么。示转又叫初转,就是一开始转法轮,就说:

此是苦,逼迫性;

此是集,招感性;

此是灭,可证性;

此是道,可修性。

“此是苦,逼迫性”,怎么逼迫呢?这种苦很厉害的,令你连气都透不过来,气都不能喘了。压迫着你,这是逼迫性,逼迫得很厉害。苦,什么苦呢?就是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诸苦。

三苦,就是(一)苦苦,(二)坏苦,(三)行苦。什么叫苦苦?就是苦上更苦,苦中加苦,所以叫苦苦。这是什么样的人呢?就是那贫穷的人,很贫穷的吃也吃不饱,穿也穿不暖,所谓受饿、受冻。本来有一间木头房子,晚上可以睡觉。虽吃不饱、穿不暖,但有个地方可睡,这还算不错啦!可是打了飓风,或者下了大雨,把房子打烂了,也没有得住了。既然吃不饱、穿不暖,又没有地方住了,你说这是不是苦?

或者有地方住,也可以吃饱,但没有衣服穿,这也是苦中之苦。或者有衣服穿、有地方住,但没有饭吃,这也是苦中之苦。所以这叫贫穷的困苦,贫穷困苦是不容易受的,这种苦逼迫得很厉害。

那么富贵就没有苦了吗?孰不知富贵有坏苦。很富贵、很有钱的人,被土匪绑架去了,土匪看你身家值多少钱。譬如你财产有五百万,他就要你六百万,你借也要借一百万块钱给绑票的土匪。这岂不就是坏了吗?把富贵坏了,这叫富贵坏苦。

没有贫穷困苦,也没有富贵坏苦,但这一生由少而壮,由壮而老,由老而死,念念迁流,念念不停,所以有行苦。这合起来叫三苦。

八苦,就是:(一)生苦,(二)老苦,(三)病苦,(四)死苦,(五)爱别离苦,(六)怨憎会苦,(七)求不得苦,(八)五阴炽盛苦。

除了这些苦外,又有无量诸苦,所以说“此是苦,逼迫性。”

“此是集,招感性”,集就是集聚烦恼。集聚烦恼这是一种招感的。你内里边有烦恼,外边烦恼才来;你内里边有贪痴,外边不如意的事情才来了。所以说此是集,招感性。

“此是灭,可证性”,寂灭为乐,这是可证的,可以证得这寂灭之乐。

“此是道,可修性”,道是戒定慧的道:戒道、定道、慧道。戒定慧这个道,要是往多了说呢,就是三十七道品──七菩提、八正道、五根、五力、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。道是可修性的,你可以修道。

以上是初转四谛法轮,也就是示转。

第二转是劝转,就是劝转四谛法轮。佛说:

此是苦,汝应知;

此是集,汝应断;

此是灭,汝应证;

此是道,汝应修。

劝其他人来修四谛法,这叫劝转。

第三转是证转,是证转四谛法轮。

此是苦,我已知;

此是集,我已断;

此是灭,我已证;

此是道,我已修。

证,就是说我不是单单教你们要知苦,要断集,要慕灭,要修道。我还告诉你们:“此是苦,我已知”,我已经知道啦! “此是集,我已断”,因为集是烦恼,我已经断烦恼了,不是说我教你们断,我不断。因为我断了,觉得自在,所以我教你们也来断烦恼,知道这种苦。“此是灭,我已证”,这寂灭之乐,我已证得,所以我现在来告诉你们,也应该证得这寂灭之乐。“此是道,我已修”,说苦集灭道这个道,我已经修好了,我已经不需要再修了。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们也都知道“知苦、断集、证灭、修道”这个法。

“度陈如等五人,而证道果”:在三转四谛法轮的时候,陈如最初闻到佛所说的法,即刻就开悟了,初证圣果,所以叫解本际,又叫最初解。

陈如怎么先开悟呢?这是佛过去在因地做忍辱仙人的时候,歌利王把他四肢都给割断了,问他:“恨不恨?”

他说 :“不恨!”

歌利王说:“有什么证明你不恨呢?”

他说 :“我若恨,我这四肢就不能恢复如初;若不恨,被你所剁断的还会长出来。”说这话之后,四肢又都长出来了。

然后忍辱仙人就发愿说:“我成佛的时候,要先度你,因为你是我的善知识。”

在过去生中,陈如就是歌利王;忍辱仙人就是今生的释迦牟尼佛。所以佛成佛了,一看,我应该先度谁呢?应该先度剁我手脚的这个人,所以到那儿给他一说法,他就开悟了,这是陈如。

其次,佛又说持戒、布施,怎么样布施?怎么样修持戒律?怎么样能升天?就呵斥欲,说:“有欲念,是不对的,是不干净的!离欲才能清净,得到真正的快乐。”在这时候阿湿婆(马胜比丘)和跋提(小贤)两个人也开悟了,这是第二个开悟的。

第三个,就是在佛又说种种法门的时候,拘利和十力迦叶也都开悟了。这五位先出家做比丘,最先开悟证得四果阿罗汉,所以说度陈如等五人,而证得道果了。

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”:又有其他的比丘,以后向佛请法,问他们所疑难不明白的道理。“求佛进止”:请佛决定他们是可以向前修行?还是停止?求佛给他们一个决定的选择。“世尊教敕,一一开悟”:佛有教敕。教,教化;敕,敕令,就是给他们命令。佛为他们开示教化,每一个比丘都开悟了,以后“合掌敬诺”:合起掌来恭恭敬敬而应诺,应诺就是秉承佛教去修行了。“而顺尊敕”:随顺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。

本来我以为每个人都懂了,所以在讲经的时候,就把“比丘”忽略过去了,想不到还有人不太懂。

“比丘”是梵语Bhikshu,译成中文有三个意思:(一)破恶、(二)怖魔、(三)乞士。因为含有三个意思,若只翻译为“乞士”,就没有“破恶”、“怖魔”了;翻译“破恶”,就没有 “怖魔”、“乞士”了。因为有多种意思,所以多含不翻,这是五不翻之一。

翻译经典,有五种不翻,保留梵音,不译其义:(一)多含不翻、(二)尊重不翻、(三)此方无不翻、(四)顺古不翻、(五)秘密不翻。所以保留“比丘”两个字,就因为它有多含不翻的意思。

比丘三种意思是:

(一)破恶。我们有烦恼,这就是恶,所以应该断烦恼,这叫破恶。

(二)乞士。就是上乞法于诸佛,下乞食于众生的意思。乞法于诸佛,增长慧命;乞食于众生,给众生种福田。

(三)怖魔。在受比丘戒,登比丘坛的时候,得戒和尚问:“你是大丈夫否?”你答:“是大丈夫。”这一答是大丈夫,天魔外道就都恐怖了,所以叫怖魔。

出家做沙弥的时候,必须要知道沙弥是什么意思,比丘是什么意思。出家之后,比丘必须要知道怎么样破恶,怎么样断烦恼。破恶就是断烦恼,我们人的烦恼是最恶的。要知道这人有道没有道,看他有没有脾气,就知道了。有脾气的人,就没有修道。修道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忍耐得下,谁骂他,也能忍;谁打他,也能忍;甚至于杀他,也能忍,这都要能忍的。能忍,还要有智慧,还要能认识。所以比丘是出世的一个相,他能断惑证真,断三界的惑,证阿罗汉果。

这里有个弟子,以前学佛法学了四、五年,到现在才跑到金山寺来,他找了那么多年,才找到金山寺,这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外边很多人都是各处跑,去研究佛法,都找不着真正的地方。所以各位在金山寺的人,不要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,金山寺是很不容易进来的,各位应该特别注意。

第一章  出家证果

佛言: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。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

这是四十二章的第一章,是说的沙门可以证阿罗汉果。

“佛言:辞亲出家”:按照佛法,出家必须要得到父母的许可。不像美国这个国家,过了十八岁以后,就有自己的自由了,你愿意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以前在印度和中国,佛教因为随顺国家的风俗,必须要向父亲、母亲说明白,向父亲、母亲告辞说:“我出家去了。”出家,就是把身心性命都奉献给三宝,永远不再做世俗人的事了,这叫辞亲出家。辞,就是辞别父母,辞亲出家,就是亲近三宝,到佛法僧道场里边出家了。

出家,有出世俗家,就是一般世间的家庭。每一个家庭都有它的麻烦,在眷属里边常常互相争吵,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。所以要出这个世俗家,也就是火宅家。所谓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,所以也叫出三界家,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这个家。又叫出烦恼家,因为在家的人都有烦烦恼恼,没有真正的快乐,所以就想要出家。出家之后,必须要断烦恼,发菩提心,这才是出家。

 “识心达本”:识自本心,认识自己的心。你要知道“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”,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心、法是一个的。你若知道法外无心,就明白遍计执性,这就叫识心。达本,你若明白心性本来没有实体,没有形相的,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会明白依他起性是虚幻的。遍计执性本来是空的,依他起性也是虚妄的、虚幻的,没有什么实在的,这叫识心达本。

“解无为法”:就是你明白了真如的法。真如和一切法是不一不异,不是一个,但是也不是两个。你若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会明白圆成实性,悟得本体,所以这叫解无为法。

“名曰沙门”:这样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才够得上一个沙门的名字。“沙门”是梵语,翻译为“勤息”,就是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痴”。我们出家之后,要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痴。若一天比一天没有智慧,一天比一天愚痴,这叫勤修怎么样贪,勤修怎么样,勤修怎么样痴。天天都对贪痴放不下,戒定慧呢?拿不起来。对研究怎么样来修行,怎么样持戒,怎么样修定,怎么样修慧,都不管。自己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多,这是什么原因?这就是前生的业障太重了──你那个业报追着你,教你不发菩提心,教你尽看人家的不对,一天到晚总是觉得我自己比谁都好,甚至比我师父都好,师父都不如我了,你看我多有本领!可以说是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这样子一定会堕落的!

我很多次看见我们这儿的出家人,连合掌都不会,合个掌都是乱七八糟的。合掌必须要合十当胸,有的人合掌,却合到眼睛那儿去了。就算你不会,也要看看人家那个老参,他合掌是怎么合法。

讲沙弥律的时候讲过,说手指头不要插到鼻孔里,为什么手指头会插到鼻孔里?就因为你合掌合得太高了,手指头才会够到鼻子。合掌是合掌当胸,不是当口,不是当鼻,也不是当眼睛,合着掌要在胸前。若连这一点都不明白,你说那其余的怎么可以修道呢?修道更不明白。修道最不能马马虎虎的,马虎一点,也就不能成功,差之丝毫,就谬之千里。

沙门“行二百五十戒”:行就是常常依戒来修行,不犯戒,这是增长你的戒学。“进止清净”:进,是向前去做;止,是停止。不论你做什么,或者不做什么,都要清净,不要有染污法。

“为四真道行”:四真道行,是苦集灭道这四谛法,也就是要勤修四谛法。“成阿罗汉”:成就阿罗汉果。“阿罗汉”就叫Arhat,是梵语,译成中文有三个意思。因为他有三个意思,属于多含不翻,所以就保留阿罗汉(Arhat)的音。保留梵音,这叫翻字不翻音。字,翻译成汉字;音,还是保留梵语的音。阿罗汉有三个意思:

(一)杀贼。阿罗汉是很厉害的,哪个地方若有土匪,他就杀土匪去。那么说:“他是不是犯戒了呢?这一定犯戒的。”但这个杀贼,不是杀外边的贼,是杀里边的烦恼贼。这外边怎么会有贼?就因为里边有烦恼贼,有贪痴的贼。有贪心,这是贼;有心,这是贼;有痴心,这也是贼。要把这些贼杀了,所以第一是杀贼。

(二)应供。应该受人天的供养。证果的阿罗汉是开悟的圣人,人若是供养阿罗汉,那是得福无量无边,没有法子计算的。比丘是阿罗汉的因,阿罗汉是比丘的果。在因地做比丘的时候,

因中叫破恶,果上就叫杀贼;

因中叫乞士,果上就叫应供;

因中叫怖魔,果上就叫无生。

(三)无生。怎么叫无生呢?就是了生死了,没有生死这种苦了,可是他了的是分段生死,变易生死还没有了呢,所以只成阿罗汉。

你能修二百五十戒,这就是成就你的戒学;能进止清净,这就是成就你的定学;修四真道行,这就是成就你的慧学。戒定慧修成了,贪痴就破了;破了贪痴,所以证阿罗汉果。阿罗汉有四种:初果阿罗汉、二果阿罗汉、三果阿罗汉、四果阿罗汉。证得四果阿罗汉,这样才正式了生死了。

阿罗汉者,能飞行变化,旷劫寿命,住动天地。

“阿罗汉者”:什么叫阿罗汉呢?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,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,不需要再学了,所以叫无学位;初果到三果,都叫有学位。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,二果和三果叫修道位,在这地位是修道,初果叫见道位。

在本经后边说:“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”你特别要小心,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念,你自己的意念不可以相信的。证四果阿罗汉乃可信汝意,你什么时候证得四果了,那时候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。

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圣人,他没有欲爱,欲爱都断了。由什么证明他证得四果?因为四果的圣人,他走路的时候脚不沾地,离开地总有三分那么高,因为这样他才不会把虫蚁踩死。他不像我们人走路,会踩死虫子、蚂蚁,他不会踩虫蚁的,由这就证明他是证果了。不单是证四果能这样,证初果就能这个样子,所以说能“飞行变化”:证四果阿罗汉的人,他愿意到什么地方去,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,能变化无穷。

可是证了四果阿罗汉,不单精神能到任何的地方去,就是这个肉体也随时可以去的,不需要买飞机票,就可以在虚空里旅行,所以能飞行变化。阿罗汉有十八变,这些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。

“旷劫寿命”:旷劫,就是长远的劫,也就是无量劫。证得四果阿罗汉,愿意活多久都可以的,没有问题的。他这身体坏了,实在老了,又可以换一个身体。他换身体,也很容易的,所以叫旷劫寿命。

证得四果阿罗汉,那时就生死自由了,真正得到自由了,愿意活着,就活着;愿意死,什么时候都可以死。愿意站着死,就站着死;愿意坐着死,就坐着死;愿意走路死,就走路死;愿意睡觉死,就睡觉死。很自由的,没有任何人能管得了他,所以叫旷劫寿命,又叫无生,无生就是这个道理。无生,也不灭了,不生不灭了。

“住动天地”:阿罗汉所住的地方,无论天神地都受他的感动,都受他的教化,这叫住动天地。他住在什么地方,都有天龙八部常来护法。若有一个阿罗汉在这个地方上一住,那地方就很平安了,没有狂风、暴雨、地震、山崩、海裂、海啸,这种种的灾难都没有了。因为护法善神时时都拥护他,令他一切都得到吉祥。但有时也会有不吉祥的事情,这都是业感所现,偶尔有这个情形。因为在因地修行不圆满,在果地的时候就会受到磨难,所以说:

修福不修慧,象身挂璎珞。

修慧不修福,罗汉应供薄。

有的时候,阿罗汉也没有饭吃,化缘乞食也没有人供养。这就因为在因地的时候,只知道修慧,不知道修福,所以证阿罗汉果后,没有福报,很少人供养。

住动天地,又有一个说法,说阿罗汉的一行一动,无论他做什么,天地都为之震动。以上这是阿罗汉简单的解释。

次为阿那含,阿那含者,寿终灵神,上十九天,证阿罗汉。

“次为阿那含”:四果阿罗汉证的是无学位,三果阿那含是有学位。二果斯陀含,他断了欲界六品的思惑,还有三品的思惑没有断。“阿那含者”:阿那含把欲界的三品思惑都断了,所以就证三果阿罗汉。没断这三品的思惑,就是斯陀含。

“寿终灵神”:阿那含寿命终了的时候,他的灵性,也就是他那个中阴身。这个灵神,做鬼时就叫中阴身,若是属阳就叫灵神,就是灵魂,也就是那个灵性。“上十九天,证阿罗汉”:因为他生死没有了,所以灵神上十九天。从四王天数上去,数到无烦天,这无烦天就超过了十九天。他在十九天以上,“证阿罗汉”:证阿罗汉果了,所以他的名字叫不来果,不来是不到人间来了,这是三果阿罗汉──阿那含。

方才有人听说,阿罗汉住的地方没有一切的灾难,就生出一种怀疑来,怀疑阿罗汉住的地方不平安。这个我不答复你,我现在举出中国虚云老和尚一生的感应。

虚老在南华寺住的时候,日本用飞机投炸弹,投了几个都不响,没有爆炸。有人说这是碰上了,就是碰上,你也要碰得上啊!你若碰不上,那又怎么讲呢?所谓碰上,就是恰巧遇着那个炸弹不会爆炸,是这么样的意思,但是旁人怎么没有碰上?怎么单单南华寺那儿碰上?

还有,虚云老和尚在云南云栖寺传戒的时候,那个树上都开莲花,那么他没有到这地方时,怎么没有开莲花呢?那个菜叶上都现出佛像来。这一种的感应力量,一般人还不认识,还以为这只是一时的祥瑞。

虚老在南华寺时,有一棵死了几百年的柏树又活了,又生出枝桠来,这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好像那白狐狸也来皈依,这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情形。不过当时一般人还都不太认识,等虚老圆寂了,人人才都赞叹,人人都说虚老是证果的圣人,是菩萨再来。啊!人就是这个样子,对面就会错过去,错过去,又后悔了,所以人就是这么样一种奇怪的动物,愚痴的动物。

现在我在美国,我要造活佛,造活菩萨,造活阿罗汉,造阿那含,造斯陀含,造须陀洹。我们谁若是能去欲断爱,谁就有份的;谁若不能去欲断爱,还是一点出息都没有,那就没有办法。

一切唯心造,人啊!你愿意做鬼,就做鬼;愿意做佛,就做佛;愿意做人,就做人;愿意做畜生,就做畜生,看你的心往哪一条路上走。《十法界不离一念心》这一本书,你们不要把它看得那么简单,将来在一千年以后,或者有很多人会看这本书而开悟的。那么这是将来的事情,现在我们谁开悟不开悟,不知道的。

次为斯陀含,斯陀含者,一上一还,即得阿罗汉;次为须陀洹,须陀洹者,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。爱欲断者,如四肢断,不复用之。

“次为斯陀含,斯陀含者”:二果的圣人叫“斯陀含”,这是梵语,译为“一来果”,这是修道位上的圣人。“一上一还,即得阿罗汉”:怎么叫一来呢?他一来天上,一来人间,所以叫一上一还。他一上就上到天上,断了欲界的六品思惑,什么叫思惑呢?思是思想,也就是分别。单单这个“思”,没有一个“惑”字,那么这思想也有清净的,你用智慧来分别,这不叫思惑;思惑就是迷了,不明白。因为不明白,所以就想这个不明白的事情。

好像遍计执性,例如晚间你见到一条绳,因为你不认识它,就想:“啊,这是一条蛇!”这叫遍计执性。为什么你想这一条绳就是蛇呢?因为你依照这一条绳,而有遍计执性,这绳就是依他起性。你把绳拆开了,这绳本来是麻,不是蛇,这是圆成实性。

欲界有九品思惑,三果是断了欲界后三品的思惑。若断了欲界前六品思惑,就证二果阿罗汉;若不断这六品思惑,就不能证得二果。他一到欲界天,一来人间,所以叫一来果。等一来,他就证罗汉果了,了生死了。

“次为须陀洹,须陀洹者”:其余就是初果,初果阿罗汉叫“须陀洹”,这也是梵语,翻译过来就叫入流,也叫预流,也叫逆流。入流,就是入圣人的法性流;逆流,就是逆凡夫的六尘流。六尘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证了初果,就断了见惑。我们人有见惑、思惑,见也迷惑,思也迷惑,这两种惑,把人支配得糊涂了。所以你若想真正开悟,就要把这两种惑断了,见惑也要断,思惑也要断。

什么叫见惑呢?对境起贪爱,这叫见惑;迷理起分别,这叫思惑。见,你看见了,看见就被这个事物所迷了。被它迷,就随这个境界转了。随境界转,就生出一种贪心来,生出一种爱心来。贪,你生出贪心,就有所执著;你生出一种爱心,就放不下。你执著,放不下,这就不能证圣果;你想证圣果,就要把见惑断了。见惑有多少呢?有八十八品那么多。能把见惑断了,就证初果须陀洹,须陀洹是初果的圣人。怎么又叫预流呢?预就是参加,也就是得到的意思。预流是得预圣流了,和圣人在一起了,这叫预流。

“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”:证初果的圣人,还有七番生死,这七番生死了了,然后才能证四果阿罗汉,到生死了了这种地步。

七番生死,这是说你到了欲界上上品之后,贪、、痴、慢任运而断,在这时候就能了二番的生死;在欲界上中品时,了一番的生死;欲界的上下品,又能了一番的生死;在欲界中上品的时候,也能了一番的生死;在欲界中中品、中下品的时候,又能了一番生死;欲界下上品、下中品、下下品,总共了一番生死。所以叫七番生死。

这七番生死了了,然后才证得阿罗汉果。证了阿罗汉果,分段生死了了,这是按照很自然的道理来讲。若是特别的情形,有特别的根器来修行呢,那又不一定的,或者由初果就直接证得四果了,如鸠摩罗什的母亲是由初果证三果。所以,这证什么果都是不一定的。

三界的见思惑,虽然有那么多品,有那么多的种类,总而言之,最令人颠倒的,就是一个“爱”和一个“欲”。这爱和欲,把所有的人都支配得颠颠倒倒。明明知道它不对,还要去做;明明知道它对,却不要去做,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。明明知道不好,没人教他去做,或教他不要做那个,他一定要做;明明知道好,教他那么样做,他还不那么样做,唉,总是不听的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“爱、欲”两个字,把人支配得颠颠倒倒。

“爱欲断者”:你若能把爱欲断了,那一定会成道业的。“如四肢断”:所以经文上才说爱欲断了,就像人四肢断了,“不复用之”:把手脚都剁去,就不能再用了。你断爱、断欲,也就像断了手和脚一样,不能再用了。

可是你要有决断心,不是当断不断。“当断不断,必受其乱”,你想要断又不断,不断又要断,这是叫优柔寡断。优柔寡断,就没有一定的智慧,没有真正的智慧,所以才当断不断的样子。好像女人,什么事情想这样子,又不这样;不想这样子,又想这样子。一点主意也没有,一点宗旨也没有,这对于修道上是很不相应的。修道的人应该要有顶天立地的志气,斩钉截铁的决心,才可以修道的。

[NextPage]

第二章  断欲绝求

佛言:出家沙门者,断欲去爱,识自心源,达佛深理。悟无为法,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。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。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,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。

第二章是说无修无证。

“佛言:出家沙门者”:佛又说了,想出三界家,做沙门的人,要怎么样呢?要断欲。前边说欲爱断者,好像断四肢似的,不复用之。所以“断欲去爱”:爱也没有了,“识自心源”:这时候,你认识自己心的本体了。“达佛深理”:明白佛最深的这种理,“悟无为法”:佛最深的这种理是无为而无不为,是无为法。“内无所得”:你若往自己来讲,无所得,无智亦无得。“外无所求”:向外呢,也无所求了。内无所得,这是无为法;外无所求,这也是无为法。所谓 “知事少时烦恼少 ,到无求处便无忧”,你达到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这种境界上,“心不系道”:你这心也不一定说是要修道,但总是在修道上。“亦不结业”:也不造业,不造一切恶业。

这时候,“无念无作”:你没有一切的妄念了,只有一个正念。所以一个妄念也没有了,这叫无念;一点虚妄的行为也没有了,这叫无为、无作。“非修非证”:这时候所作已办,已经修到极点,所以无可修了。修无可修,这叫非修;证无可证,已经得到道的本体,已经证果了,不用再证了,这叫非证。

“不历诸位”:最初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这一切的位置都不必经历,豁然间就超越了,超过这一切的位置。“而自崇最”:而自己这种的果位是很崇高的。“名之为道”:这叫什么呢?这就是一个得道的沙门,他就是这样子。

第三章割爱去贪

佛言: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,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。慎勿再矣!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。

第三章是赞叹头陀的胜行。你能行头陀这种殊胜的行,才能证道果。

“佛言”:这是佛说的话,佛说了什么呢?“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”:出家人把须剃了,头发也剃去了,而作为一个沙门。“受道法者”:受道就是修道的这个人,要把道受之于心,也要修法。修道法的这种人,要“去世资财”:把世间的财都不要了,所以我们这儿有几个出家人持银钱戒,这是最好的,这就是去世资财。世间争斗都因为财而发生的。你看,国与国战、家与家争、人与人斗,这互相都是因为利。你能去世资财,把世间这一切贵重的东西都不要了。

“乞求取足”:每一天托钵乞食,吃饱了就算了。乞求,就是去托钵乞食。取足,吃完了就够了,也不贪,也不多吃。“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”:只是一天吃一餐,住就在树下住。而且同一棵树下只住一宿,最多不超过三宿。“慎勿再矣”:你要谨慎,不要再多求了。再矣,就是不要再多求其他的东西了。

“使人愚蔽者”:愚蔽,是愚痴蒙蔽。愚痴,这就好像心里生了草,被草、石头给压住了。蔽,就好像太阳光被云遮上了一样,给蔽住了。所以,使你愚痴不明白的是什么呢?“爱与欲也”:就是这个“爱”和这个“欲”,教你愚痴的。

你说你不愚痴吗?你若不愚痴,为什么你受了戒,还要犯戒?你若不愚痴,为什么一切不应该做的事情,你都要去做?为什么?就因为爱和欲。爱,也看不破;欲,也放不下。因为你看不破、放不下,所以就不得自在;你若看得破、放得下,就得到自在了。得到自在,那时候就无忧无虑、无烦无恼,什么都是很好的,什么都没有问题,也可以说是 Everything is OK! (什么都好!)

第四章  善恶并明

佛言:众生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。何等为十?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身三者:杀、盗、淫。口四者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。意三者:嫉、恚、痴。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。是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。

第四章说的是善恶无性。你做善、做恶,就好像把手掌反掌这么容易,随你自己去做。

“佛言”:佛就说,“众生以十事为善”:有十种是众生可以做的善事。“亦以十事为恶”:虽然可以做善事,如果你做得不对,就变成恶事了。你做得对了,就是善事;做得不对,就是恶事。“何等为十”:这十种都是什么呢?“身三、口四、意三”:身有三种,口有四种,意也有三种。

“身三者,杀、盗、淫”:身的三样是什么呢?就是杀、盗、淫。杀,就是断绝物命,把众生的生命断绝了。盗,什么叫盗呢?就是不予而取,名为盗。这东西,你没有得到人家许可,就把它拿走了,这就是盗。淫,就是男女交会,男女互相行淫欲的行为,这叫淫。

“口四者”:口四种的事是什么?“两舌”:并不是一个人生两个舌头,而是他说两种话,对张三就说李四;对李四又讲张三,就像两头蛇。“恶口”:是骂詈、咒咀,就是说人家的坏话。“妄言”:就是打妄语,说出不实在的话。“绮语”:是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。讲这些轻薄、邪知邪见、不正当的话,这都叫绮语。

“意三者”:意有三种,是什么呢?就是“嫉、恚、痴”:嫉,是妒忌,就是不愿意他好,人家若好了,就生了一种妒忌心。恚,就是恚。骄慢、怀恨、残忍、暴力,这都是恚。痴,就是愚痴。对事理分别不清楚,所以叫愚痴。

“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”:像前边这些事若不遵循圣道,不照着善道去做,这叫十种恶行。“是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”:这十种恶若停止了,就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嫉妒、不恚、不愚痴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妄言,这就叫十善行。

第五章  转重令轻

佛言:人有众过,而不自悔,顿息其心,罪来赴身。如水归海,渐成深广。若人有过,自解知非,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。如病得汗,渐有痊损耳。

这一段文是第五章,劝勉人有过能改,改过自新。你有过若不能改,那过是永远存在的;你若能改过自新,罪就消灭了,没有了。

“佛言”:佛又说了,“人有众过”:这个众过就包括所有一切的过失,一切的罪过。“而不自悔”:你有什么罪过,自己若不改悔,还覆讳过失,就是掩藏自己的过错,就是把自己的过错遮盖起来,不教人看见,不教人知道,这叫不知而不自悔,自己不知道忏悔。

“顿息其心”:你不知道忏悔,你把改过的心顿然停止了。停止,也就是没有改过的心。“罪来赴身,如水归海”:你停止这改过的心呀,等这罪来到你身上的时候,就好像小水流入大海一样,“渐成深广”:渐渐地,小过也变成大过,小罪也变成大罪了,轻的业障也变成重的业障了,所以就渐成深广。

“若人有过”:假设人有过,弥天大罪,一悔便消,罪业有天那么大,这叫弥天大罪。你罪业和天一样大,要是能忏悔,这罪就消灭了,没有了。

“自解知非”:你要忏悔,自己解开罪业这个结,知道自己的错误。“改恶行善”:你改种种的恶行,变成善行,做善事。“罪自消灭”:你若能改过自新,那罪业就消灭了,就没有了。“如病得汗,渐有痊损耳”:就像什么呢?就好像你有病的时候,出了一身汗,渐渐地这病就会痊愈,就都没有了。

第六章  忍恶无瞋

佛言:恶人闻善,故来扰乱者,汝自禁息,当无瞋责。彼来恶者,而自恶之。

这是第六章,说明了善能胜恶,恶不能胜善。前一章教人止恶行善,改过自新;但又恐怕有这种人,他怕自己做善事,有恶人来扰乱,所以佛又说这一章经。

“佛言:恶人闻善,故来扰乱者”:佛说,这恶人听见有人做善事,有善人做善事,他故意来给你麻烦。扰乱就是给你添麻烦,来破坏你做善事。“汝自禁息”:这个时候,你要自己禁息,要很冷静,很镇静的,不要慌,不要nervous(紧张)。

“当无责”:你不要生恨心,也不要责骂他,不要说他不对。“彼来恶者”:那么他这个恶人来扰乱你,来破坏你,给你麻烦的人。“而自恶之”:他是给他自己麻烦,破坏他自己,他是和他自己过不去。这就好像什么呢?就好像有一面明镜,在这明镜里头,现出一个很丑陋的相貌。这很丑陋的相貌,是他自己在镜子里现出来的,不是镜子本身是丑陋的。

这就是说恶人怎么样坏,也是他自己的,坏他自己。你要是不理他,就没有事了。你若一理他,怎么样啊?你就和他归伙了,你也变成恶人,和他一个样子。

第七章  恶还本身

佛言: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骂佛。佛默不对。骂止,问曰:子以礼从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?对曰:归矣!佛言: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,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!犹响应声,影之随形,终无免离,慎勿为恶。

这是第七章,证明前边恶者自恶,是恶他自己,所以佛又举出一个譬喻来说明。

“佛言”:佛说,“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”:有人听见佛是一个守护修道的人,又修行大仁慈的行门。“故致骂佛”:他故意来到佛的面前骂佛。“佛默不对”:佛听见他骂,默然不出声、不讲话。“骂止”:等他骂停止了。“问曰:子以礼从人”:佛就问他了,说你用礼貌来对待人,“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”:那个人不接受你的礼貌。这个礼是不是还回到你自己那儿去呢?还归到你自己身上吗?

“对曰,归矣”:骂佛的这个人说,不错!是还回来到我这儿。对方若不接受我行这个礼、这个恭敬,我就把它拿回来。

“佛言”:佛又说了,“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”:子,就是你。你现在来骂我,我不接受你这个骂。你骂我,我也如如不动;你不骂我,我也没有一回事。我是不被你这个骂的境界转,我不纳你的,不接受你的。“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”:你骂我,是不对的,而且你一定有祸患的,这祸会归到你自己身上去了。“犹响应声,如影之随形”:就好像你打一个响,就有个声,又好像身影随着形似的,这个祸一定是跟着你跑的。“终无免离,慎勿为恶”:你没有法子免离你骂我的这个祸,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做恶事。

第八章  尘唾自污

佛言:恶人害贤者,犹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还从己堕。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,还坌己身。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。

第八章的经文,就是佛教人不可以做恶事,不可以害人。你害人就是害自己;你轻慢人,也就是轻慢自己;你对人家不好,也就是对自己不好。

“佛言”:所以佛说,“恶人害贤者”:恶人就是做种种坏事的人,贤者就是贤而有德的人。这没有道德的恶人,想要害有道德的贤人,“犹仰天而唾”:就好像仰起面,对天吐口水一样,“唾不至天”:这口水不会到天上。这也就是说恶人想害贤人,是害不了贤人的。“还从己堕”:你这口水还是慢慢落到自己的脸上。你做恶人,害贤人,虽然用方法来害他,到时候还是害自己。因为世界上始终是有公理、有真理的,你害人是不行的。

“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,还坌己身”:逆风,就是迎风。你对着风来扬尘,这尘不会到前边去,还都落回到自己身上来。

“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”:贤人是不可毁谤的。你害贤人,将来还是害自己,你给人家祸患,也就是给自己祸患,将来是会受果报的。

第九章  返本会道

佛言:博闻爱道,道必难会,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。

第九章是佛教化修行的人,要闻而思,思而修,修而证。不应单单地就口里记得,耳里听佛法,而身不去行,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才算。

“佛言”:佛说,“博闻爱道”:博就是广博,好像阿难尊者多闻第一,那也就叫博闻。但若是只知道闻,不能随闻入观,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;就单单凭仗着自己强记的这种力量,记忆力虽好,能把这经文都记住了,但是不相应,不去思索,不去修行,这是没有用的。爱道,是这修道人以为这道可真是好啊!但他不明白道本来就是自心,没有离开自心,于是就向心外再另外找一个道。虽然有爱道,爱慕这道的心,但是向外驰求,这也是不对的。

“道必难会”:你这么样向外驰求,一定不明白道,一定遇不着道。你遇不着道,也不会明白道的,因为你越跑越远嘛!

“守志奉道”:守志就是不打妄想,就是不向外驰求,所谓求诸己,不求诸人,求内不求外。求这个内,念念要觉悟,念念要明白,念念要趋向菩提心,连名利心也没有,也不求名,也不求利,没有名利心,这就是守志。奉道,什么叫奉道呢?就是奉持这道。守志奉道,就是常常念念都不离心,念念能体会自己的心源,心的本体,不会向外驰求,不向外边去找,这就叫奉道。“其道甚大”:你若这样修行,这道自然会成就得很大的。

第十章  喜施获福

佛言:睹人施道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。沙门问曰:此福尽乎?佛言:譬如一炬之火,数千百人,各以炬来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。

第十章是说明随喜的功德,自己也有利益,他人也有利益,所以这福也没有穷尽。

“佛言:睹人施道”:佛说,你看见人家做布施。布施有三种:

(一)财施:又叫资生施,就是资养生活的这种布施,这种布施就要用财施。财,有内财、外财。内财,就是头、目、脑、髓、皮、血、肉、筋、骨,布施这些都是内施,属于身内的。外财,是金银财宝、国城妻子,布施这些就是外施。你有金子,也可以布施给人;有银子,布施给人;有一切的财宝,布施给人;你有国家,也可以让给人;你有城市,可以布施给人;有太太,也可以布施给人;有儿子,也可以布施给人,这是外边的。内里边的,你的头,也可以布施给人;目,眼睛、脑,头里边的脑子,也可以布施给人;髓,骨髓,都可以布施给人;皮、血、肉、筋、骨,都可以布施给人。以上是财施。

(二)法施:就是讲戒、定、慧三学,以这种种的法来布施给人,令人得到种种的利益。

(三)无畏施:就是人有了什么灾难,有什么很恐惧的事情,你能把他恐惧的这种痛苦,给拔除了,这是无畏施。

你看见有人布施,若能随喜和赞叹,“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”:得福报是很大的。这时候有些愚痴的人说:“哦,我做布施,旁人随喜就能得那么大的福报,那我这福报不是没有了吗?”因为恐怕有愚痴的人这样想,所以就设一个问答。

“沙门问曰,此福尽乎”:有一个沙门来问,这福会不会没有了呢?就说本来做布施的这个人,他能有福,但旁人随喜也得福很大,那他这福还会不会有呢?是不是会被旁人把这福都给抢去了呢?

“佛言:譬如一炬之火”:佛又说了,好像有一火炬,“数千百人,各以炬来分取”:这儿只有一个火种,但有百千个人都用这个火种,来点火分取。分取,就是分取了这个火。

“熟食除冥”:熟食,就是用这火来做饭;除冥,用这火来把黑暗除去了。

“此炬如故”:可是原来的火炬,还是像原来一样,它不会没有了。“福亦如之”:这福报也像这样子。这就是说人以布施来修道,修了道,将来会证果。熟食是譬喻,譬如证果;除冥,就是除去业障、报障、烦恼障这三障的惑,除去三障的这种迷惑,这就是除冥。就是说你有这布施的功德,你会证果,旁人也会证果。你会消除这三障,旁人、其他随喜的人,也会消除这三障,这功德是谁也不会没有的。

第十一章  施饭转胜

佛言:饭恶人百,不如饭一善人;饭善人千,不如饭一持五戒者;饭持五戒者万,不如饭一须陀洹;饭百万须陀洹,不如饭一斯陀含;饭千万斯陀含,不如饭一阿那含;饭一亿阿那含,不如饭一阿罗汉;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辟支佛;饭百亿辟支佛,不如饭一三世诸佛;饭千亿三世诸佛,不如饭一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之者。

这一段文,是比较一下福田的胜劣,令人知道供养的胜劣。

“佛言”:所以佛说,“饭恶人百”:你想行布施,前边虽然是说布施,但是对于布施,你也要知道怎么样布施才是重要的。种福田,你若不会种,也不合法,不懂得种福的法,那么你种了也没有福。所以说,饭恶人百,你布施饭给一百个恶人,“不如饭一善人”:你还不如布施饭给一个善人那个福田多。为什么呢?你给一百个恶人饭吃,他们吃饱了饭,也只知道去做恶事,变成他们所做的恶事,都是你帮助的,你是一个帮凶了,你帮助他们作恶,帮助他们做坏事。而你若给一个善人饭吃,布施饭给他吃呢,他吃饱了,他去做好事,他所做的好事,可以说都是你成就他做的好事。所以不如饭一善人。

“饭善人千,不如饭一持五戒者”:你布施饮食、财宝,这个饭也就包括一切布施的缘在里头了。甚至于你布施头目脑髓,帮助人做善事,你把生命都布施出来了,那么他做的善事都是你成就他的。你若帮助恶人,你布施生命,那反而造罪了。可是你饭一千个善人,这善人就是不做恶事的善人,不如布施给一个持五戒的人这个功德大。

“饭持五戒者万,不如饭一须陀洹”:你布施饭给持五戒的人,持五戒就是皈依三宝、受持五戒、修十善的这个人。可是你布施给一万个受五戒的这种人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证初果须陀洹的圣人那个功德大。

“饭百万须陀洹,不如饭一斯陀含”:你供养百万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二果斯陀含的圣人。因为初果不知道二果的境界,初果是破见惑,二果是破欲界六品的思惑,这前面都已经讲过了。所以你供养饭给二果斯陀含,比供养初果须陀洹的功德更大的。

“饭千万斯陀含,不如饭一阿那含”:你供养饭给千万个断了欲界六品思惑的二果斯陀含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三果阿那含的圣人。三果阿那含,也就是把欲界九品的思惑全都断了,才证三果。

“饭一亿阿那含,不如饭一阿罗汉”:你供养饭给一亿个证三果阿那含的圣人,不如供养饭给一个阿罗汉的功德大。

“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辟支佛”:你供养饭给十亿这么多的阿罗汉,又不如供养饭给一位辟支佛。辟支佛叫缘觉,阿罗汉叫声闻。声闻是闻佛的声音而悟道;缘觉是在有佛出世时,修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。若在无佛出世时,观一切万物幻化无常的这种境界而悟道的,这叫独觉。所以你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位辟支佛。

“饭百亿辟支佛,不如饭一三世诸佛”:供养百亿那么多的辟支佛,不如供养一位佛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三世诸佛,无论哪一尊佛,你都供养他。

“饭千亿三世诸佛,不如饭一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之者”:供养饭给千亿三世诸佛,也不如你供养饭给一个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的圣者。无念,念而无念;无住,住而无住;无修,修而无修;无证,证而无证,这个就都到圆教初地的果位上了。这些无念、无住、无修、无证的圣者,也就是法身大士,他们都能“八相成道,百界作佛”,都能有这种能力了。

所以我们供养,应该要知道供养的理,知道供养哪一类人有什么好处,因此我们要亲近善知识。你若亲近恶知识,就学得邪知邪见;你若亲近善知识,就会学得正知正见。你若供养恶人,就造罪了;你供养善人,就有功德了,所以这是我们要知道的。

第十二章  举难劝修

佛言:人有二十难,贫穷布施难;豪贵学道难;弃命必死难;得睹佛经难;生值佛世难;忍色忍欲难;见好不求难;被辱不瞋难;有势不临难;触事无心难;广学博究难;除灭我慢难;不轻未学难;心行平等难;不说是非难;会善知识难;见性学道难;随化度人难;睹境不动难;善解方便难。

“佛言:人有二十难”:佛又说了,所有的人都有二十种难。怎么叫难呢?难,就是不容易的事情。容易的事情就不难了,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难。这不容易的事情,就是逆,所谓逆境,是不容易明白、不容易认识的;这个容易就是顺。顺就是人觉得好受一点。那么这二十种难,就是人不容易做的。

第一就是“贫穷布施难”:你若有钱,想做布施,那是很容易来做布施的,因为你有。有,用一点也不算个什么;你若没有,而能布施,那才是真正的布施。因为你能做到所谓做不到的事情,这事才是真。你做得到的事情才去做,那是人人都可以做的。人人都能做得到的,你去做,那没有什么出奇;人人做不到,你能做得到,这就是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,和一般人不同了。

讲到贫穷布施难,我们可以说一个公案。

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,有这么一个最贫穷的人,他虽然贫穷,但是还有个太太,就夫妇俩。可是夫妇俩的生活非常困难,只有那么一间小破房子住,没有饭吃,没有衣服穿。穷得这样子,只好天天去乞讨,到街上去和人要饭吃。要饭吃,这不是很难的一件事,难的是夫妇俩没有衣服穿,只有一条裤子。两个人穿一条裤子,你说这一条裤子怎么穿呢?就只能轮流着穿。譬如今天丈夫出去讨饭吃,就穿这条裤子出去讨饭,讨回来的饭,夫妇分着吃。明天呢,就是太太出去讨饭,也穿上这条裤子。在家里的这个人就没有裤子穿,出去讨饭的这个人就有裤子穿,要回来的饭,还是两个人分着吃。这样马马虎虎的,也就天天这么维持生活。你看!穷得这样子,可以说是最穷的人了。

在这时候,有一位辟支佛,辟支佛有宿命通的,他一观察:这两个人在宿世之中不肯做布施,所以今生就这么穷,穷得要两个人穿一条裤子。“啊,这回我要度他们去!”这辟支佛就发愿要度这两个人,让他们有机会种福,于是到这夫妇的门前来化缘。

这辟支佛是一个比丘的样子,站在这夫妇的门前那个地方,托着钵要化缘。这对夫妇一看,有个和尚来化缘,自己家里什么也没有,饮食也没有,衣服也没有,只有一条裤子。

这丈夫就对太太说:“唉,我们应该发一点布施心来求求福。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穷呢?就是以前我们不肯布施,所以现在穷得这个样子,我们应该做个布施。”

太太说:“做布施?我们有什么可以布施?”

丈夫说:“我们还有一条裤子啊!可以把它布施给这出家人。”

太太就发了脾气:“你真是混帐!你真是糊涂!我们就这么一条裤子,如果把它布施出去,我们连这出去要饭的本钱都没有了,我们用什么可以再向人乞食呢?只有这一条裤子轮流着穿,还可以出去讨饭。要是把裤子也布施了,我们怎么出去呢?”

丈夫就劝他太太:“不错,这是很不容易的,但是我们不管自己的生活,布施裤子给这比丘,我们两个不出去,就在这儿饿死算了,还管那么多干什么?你看,那比丘在这儿也不走。”

太太一听,叹了一口气说:“唉,好吧!你欢喜布施,就布施好了!”这夫妇俩就把这一条裤子,从窗户递给这比丘了。这比丘是个证果的辟支佛,他接受这条裤子后,就到释迦牟尼佛那个地方去,辗转供养释迦牟尼佛,说:“这是我方才在一个穷苦人家,化来的一条裤子,这条裤子是他全家的财产,可是他都布施给我了。”

释迦牟尼佛就接受这条裤子。接受之后,就对人说:“这功德是很大的。他家里就这么一条裤子,都能布施出来供养这比丘,尤其供养的是个辟支佛,所以能得福无量,将来是有很大的福。”

当时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里,这国家的国王也在这儿。国王一听,就想:自己国家有这么一个穷得连饭也没得吃,连衣服也没得穿的人,自己在皇宫里吃得那么好,穿得也那么好,这怎么能对得住老百姓呢?于是国王生了大惭愧心,就派人到这穷苦的家庭去送米、送面、送吃的、送穿的,送了很多。这两夫妇即刻就得到果报了,才布施一条裤子,现在什么都有了。他们以后也去见佛,佛就为他们说法,一说法,这两人即刻就证到初果。

所以说贫穷布施难。你在难的时候,若再能布施,这才是真正有布施心。越难你越能做,这才有价值。好像我们人不能挨骂,若有人骂我们,我们要能接受,这就是有德行。人也不能挨打,若有人打你,你能接受,能认识:“啊!这是善知识,他能令我消业障,能令我出苦海,这是最难得的善知识。”无论哪一位,境界来了,你们要认识,说你不好的人,那正是你的善知识。不要听人家赞叹你一声,就好像小孩子吃糖似的,高兴得不得了;人家毁谤一声,就比吃黄连还苦,不要这样子。

佛说二十难,人生岂止二十难,这难可就多了。难的事情来了,你能把它处理得很容易,那就是明白佛法了。

“豪贵学道难”:豪,富豪,很有钱的;贵,就是尊贵,很有地位,很有势力的。既有钱又有势力,当然生活很安定,不像方才说的那对夫妇,只有一条裤子,那么样地苦恼。豪贵的人穿的衣服很多,钱也很多可以用,并且有很多高尚的亲戚,又有很多有名望的朋友。在这时候,你教他修行用功,出家学道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为什么?他一切一切都满足,一切一切都觉得很快乐,什么都很自由,住的房子像皇宫一样,吃的都是一般人吃不着的东西,最名贵、最有价值的东西。所以你要他修道,这是不容易的。

“弃命必死难”:弃命,就是不要命了。但是即使你不要命,也不一定就可以死的。好像有时候人想要自杀,吃安眠药,吃得少,他又活过来了,这就是想不要命,却不一定会死的。如果你真想不要命,就一定会死,那就不难

又有一个说法,你这命不要了,当然会死;就算你想要命,用种种方法来保护着,教它一定不死,这也是办不到的。人人都会死的,没有一个人是永远长生不老,长生不死的。没有这种事,所以说弃命必死难。

“得睹佛经难”:你们各位不要以为现在能听讲经,又能看经,觉得很容易,这是不容易的。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:
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
你想一想,这佛经是不容易遇着的,况且我们这人身也是不容易得的。今生得着人身,又遇到了佛经,还能听人讲佛经,这是不容易的,这都是无量劫以前你们就种了大善根。

“生值佛世难”:你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,这也不容易。虽然现在佛灭度了,但还有佛法,还可以学佛,还可以修行,这都是很幸运的。

“忍色忍欲难”:这色、欲,男女之情这种爱欲,是不容易忍的。因为一般人平常的情形,都是有这种生理,男女要结婚,这都忍不住的。你若能忍得住,能忍色、忍欲,对境界无心,能有忍力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你忍来忍去就忍不住了,就颠倒了。忍来忍去忍不住,又颠倒了,所以这忍色、忍欲也是不容易的。

“见好不求难”:见到什么好事,你不去贪求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人人都是见着好就贪了,所以见好不贪求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

“被辱不难”:好像无缘无故就被人打一顿,无缘无故就被人骂一顿。无缘无故,也不因为有什么理由,他就来侮辱你一番。侮辱就是对你不客气,对你很不好,这时候你不恨,心里能没有那回事似的,这是不容易的。不容易,你若能做,那就是过来人了,就是过来人了。

“有势不临难”:有势,就是有势力。好像作官的,他要杀人就杀人,这叫倚势凌人。人家没有犯法,他用势力去把人杀了,这叫有势。临,就是临到其他人的身上去。有这种权力,就随便杀人,这叫有势临。不临,就是不仗着权力去欺压人。虽有权力,还是尊重人,不随便杀人,不随便欺负人,这叫有势不临,这也不容易的。虽不容易,但是你若能那样做,这是最好的。

“触事无心难”:触事,你无论遇着什么事,若能以无心处之,以无心应付。事情来了,也不要紧,随缘处理;事情去了,更不要紧。就是“事来则应,事去则静”,这叫无心,没有执著心,没有妄想心。

“广学博究难”:广学,就是广泛地去学习。博究,是多多地研究,这也是不容易做的事情。

“除灭我慢难”:人人都有一个我慢,你若想要把我慢除灭了它,没有我慢,这也不容易的。

“不轻未学难”:各位先出家的,都要知道这一点,对没有学佛法的,你不能轻慢他。你若轻慢他,那就叫轻慢未学了。对不懂佛法的人,你应该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他,不应该轻慢他,不可轻忽他,不可对他很不客气的。

在佛教里有四种的不可忽,佛也常常这么说。什么是四种不可忽呢?

(一)火虽小不可忽。就是对于小小的火,你不可以马虎,不可以随便。虽然是很小的火,你也要很注意它,因为你一不注意,它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了。

(二)龙虽小不可忽。龙虽然很小,你也不可以忽略它,因为龙有神通变化,可小可大。

(三)王子虽小不可忽。王子是国王的太子,虽然他很小,但你不可以忽略他,因为他将来是做皇帝的。

(四)沙门虽小不可忽。沙门虽然小,你也不可以忽略他,因为他将来可以成佛。

因此不轻未学,就是对没有学过佛法的人,你不可以轻看他,不可以看不起他。所以不轻未学是很难的。

“心行平等难”:你这个心,要行慈悲平等是不容易的,但是也要去做。

“不说是非难”:人人多数都欢喜讲是讲非的,若能不说是非,这是很难的一件事。我有个弟子说,他没出家以前,不会讲是非,可是出家以后,在这儿反而学会说了。但是他还觉悟得很快,所以现在相信他又不会讲是非了。

“会善知识难”:会,就是遇。你能遇到善知识,这也是不容易的。你看学道啊!遇到的多数都是糊里巴涂的。善知识他不糊涂,不会教你走到错路上去。修道的人一定要听善知识的话;不听善知识的话,在你还没有证果之前,就信自己,任自己的性,那是不行的,终究会堕落,终究会招魔障的。所以一定要亲近善知识,听善知识的教化,这是说会善知识难。

“见性学道难”:学道的人不容易明心见性,学道要能明心见性,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“随化度人难”:随缘随份来教化众生,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“睹境不动难”:你遇到什么境界,能不被这境界所转动,而能转动境界,这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。

“善解方便难”:你能明白什么是方便法,用它来教化众生,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[NextPage]

第十三章  问道宿命

沙门问佛:以何因缘,得知宿命,会其至道?佛言:净心守志,可会至道。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,断欲无求,当得宿命。

第十三章是说人怎么样能得知宿命。佛告诉我们怎么样得宿命呢?就是要会道,会道就是明白道。

“沙门问佛”:有个沙门来请问于佛。“以何因缘,得知宿命,会其至道”:什么因缘,怎么样修行,修什么法门,才能知道宿命通,才能明白真正的道理?

“佛言:净心守志,可会至道”:佛就告诉他了,你要清净其心,要守志,守着你这坚固的志愿。你发什么愿,就要守着。不可以才发了愿,过了几天又不算了,又说我把这个愿撤回来了,这是不可以的,这就不是守志了。你若能净心守志,把心里的黑暗、心里的妄想、心里的贪痴都去了,守住自己这个志愿,自然就会明白真正的道。真正最高的那个道,就像什么呢?现在举出一个譬喻来告诉你。

“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”:就好像磨镜子一样,尘垢没有了,明就现出来了。现出来的这个明,就是宿命通。“断欲无求,当得宿命”:你把欲念断了,无所求,到无所求处,什么也不求了。能这个样子,你就会得到宿命通了。

所以我们人修道,要没有一切杂念,没有妄想。你要是能没有妄想,没有杂念,修什么法门,都很快会成功的。你若尽有一些妄想、杂念、贪痴,在肚子里头装满了,那当然就不会得到相应,你修什么法门也不相应的。

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,修行的人,一定要先断欲去爱,把欲念先断了,就什么再也不求了。你有所求就是苦,你求什么,求不到,就有个求不得苦。这一点是各位要注意的。

修行修什么?就是把我们的妄想修没有了,把我们的欲念修没有了,这就是有功夫了。你把你这些嫉妒、障碍、贪痴,都打扫干净了,就会得到宿命通。

第十四章  请问善大

沙门问佛:何者为善,何者最大?佛言:行道守真者善,志与道合者大。

第十四章是说明善,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,这是最善的。大,就是证得真实的理,这是最大的。

“沙门问佛”:有一位沙门就请问佛。“何者为善,何者最大”:什么是最好的事情呢?什么是最伟大的事情,最要紧的?是最应该做的呢?

“佛言:行道守真者善”:佛答复他的问题说,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,这就是最好的,不要修旁门外道。什么是真正的佛法?就是不自私,大公无私,忘人无我。不要有一个自己,要没有自私心、自利心,一举一动都是行菩萨道,利益众生。

自己明白了,也想教他人明白。自己得到利益,也愿意叫其他人得到利益,不是自私自利的。能这样,这是最善的。行道守真是守真理,不要守虚妄、不实在的那种法。修行要明白真理。不明白真理,那就不是守真,能守真这才是最好的。

“志与道合者大”:你的志愿和你所修行的道合而为一,你能证果,得圣人果,或者证阿罗汉果,或者行菩萨道,这都是最大的。

第十五章  请问力明

沙门问佛:何者多力,何者最明?佛言: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,兼加安健,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。心垢灭尽,净无瑕秽,是为最明。未有天地,逮于今日,十方所有,无有不见,无有不知,无有不闻,得一切智,可谓明矣!

第十五章是告诉人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,能灭一切的垢,明白的也深远。

“沙门问佛”:又有一位沙门请问于佛。“何者多力”:什么事情是最多,力量最大的呢?“何者最明”:什么事情是最明了?最有智慧呢?

“佛言:忍辱多力”:佛答复这问题说,你要能忍辱,你那力量就大。若不忍辱,就没有力量。你忍辱的这种力量,是无尽的,是没有穷尽的。为什么它力量大呢?因为“不怀恶故”:因为它就是一种善的力量,没有恶的力量在里头,完全是善的,因此这力量就没有穷尽。“兼加安健”:又兼上它还平安、健康、健全。

所谓柔能克刚,软的能克硬的。弱能胜强,软弱的能把刚强的胜了。我常跟大家讲,牙为什么会掉呢?就因为它硬。舌头为什么不掉呢?就因为它软。你就算活到几百岁,碰见的人都是掉牙的,没有人掉舌头的。舌头就因为它软,能忍辱,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。

“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”:能忍耐的人,一定不会作恶的。你不作恶,一定会得到人的尊敬。“心垢灭尽”:你心里的自私自利、贪痴,种种染污的念头,那些欲心,要是把它灭尽了,就“净无瑕秽”:你清净得一点毛病也没有,一点瑕疵也没有,一点染污的心也没有,就只是清净心。“是为最明”:你若能把心里的黑暗去尽了,这才是最光明的,这才是最有智慧的。

“未有天地,逮于今日”:从还没有天地以前,直到现在。“十方所有,无有不见”:就是从无始以来,十方所有的,没有看不见的。“无有不知,无有不闻”:也没有不知道的,就是从无始劫到现在,所有的事情都知道,也没有一件事情没有听过。“得一切智,可谓明矣”:为什么能这样子?就因为你得到一切智。这才算是真正明白,真正明了,真正有智慧了。

第十六章  舍爱得道

佛言:人怀爱欲,不见道者。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,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。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,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

第十六章说明我们一般人的心,心水本来是澄清的,但你要是把它搅浑了,就不澄清了。澄清是什么呢?就是道。不澄清呢?就是这个爱欲。这爱欲障着我们不能明心见性,障着我们不能见道,也就是不能证果。证得初果就是见道位,也就是见道了。

“佛言”:佛说,“人怀爱欲”:这个法对西方人讲,是很讲不通的,西方人无论什么都讲爱、讲欲。人怀爱欲,人所怀抱着、心里所怀念的,就是爱和欲,什么都讲爱,什么都讲欲。“不见道者”:修道不明白道,一边修,就一边丢;一边教你没有爱欲,你这边爱欲就更多一点。

“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”:你有爱欲来袭不见道,就譬如什么呢?譬如那澄清的水,用手把它搅浑了。因为这水里有一些泥沙,有一些微尘在里头,若没有微尘,你搅它,它也不会浑的。这微尘是什么呢?就是爱欲。这爱欲就像水里的微尘,生爱欲心,就譬如你用手来搅。“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”:所有的人,都来到这水的旁边,共临于水,就是站在水的旁边。但谁也看不见这水里有自己的影子,为什么?就因为你搅浑了!为什么你不见道呢?也就因为你被爱欲浑了嘛!

“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”:人啊,一天到晚想爱、想欲,想这种不干净的东西。交错,就是想来想去都是这个东西。那么在你心里头,智慧水浑了,没有智慧,这是浊兴起了。“故不见道”:所以就不明白道,修道修来修去,也不证果,也不见道,为什么?就因为你有爱欲心。你若没有爱欲心,很快就会见道了。

所以佛说,“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”:这汝等沙门,连我们现在这些比丘、比丘尼都包括在内,都应该把爱和欲舍了。这舍爱欲,不是说:“噢!我很讨厌的,我见到女人就发脾气,赶她走。”不是那样子。那要怎么样呢?要见如不见,闻如不闻,也不需要讨厌她,但是也不动心,不动念头。当舍爱欲,“舍”就是布施出去了,好像你布施钱给人,已经布施了,自己就不能再有了,所以要把它舍了。舍给谁呢?舍给你爸爸,舍给你妈妈。“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”:爱和欲念这种邋遢污浊的垢若是没有了,你修道就可以见道,就可以证果了。

第十七章  明来暗谢

佛言:夫见道者,譬如持炬,入冥室中,其冥即灭,而明独存。学道见谛,无明即灭,而明常存矣。

第十七章是显出无明是没有体性的,因为没有体性,所以它一灭就灭了;你一见道,无明就会灭了。

“佛言:夫见道者”:所以佛说,见道的这个人。“譬如持炬,入冥室中”:就好像有一个人拿着一把火炬,到黑暗的房子里边去,“其冥即灭,而明独存”:这黑暗即刻就没有了,而光明就存在了,因为你有火炬。这火炬就是人的智慧,言其你有智慧就能破无明。无明就是这一间黑暗的房子,你若有了智慧,这黑暗的房子也会变成光明了,所以说而明独存。

“学道见谛,无明即灭,而明常存矣”:学道能见到真理的这种人,你那无明即刻就没有了。无明既然灭了,智慧就会常常存在的。

第十八章  念等本空

佛言:吾法念无念念,行无行行,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。会者近尔,迷者远乎。言语道断,非物所拘,差之毫厘,失之须臾。

第十八章,说明了念、修行和有无这种的关系。

“佛言:吾法念无念念”:佛说,我这个佛法,在念上就是要没有一个念,连没有念的这个念都没有的,所以叫念无念念。

“行无行行”:在我这法里头,修行也是用的无功用道,修行也不要有执著,要和没有修行是一样的,连那没有修行的那个行字,都不要存在的。

“言无言言”:言,就是所说的这个语言,也不要执著这语言,把没有执著语言的那种意思、那种念,也都没有了。

“修无修修”:修的时候也是修的无功用道,修而无修,证而无证。就是修道,也没有一个修道那个修的思想,这些都要没有的。这就是没有一切执著,把一切执著都空了,连空都要空了它。

“会者近尔”:你若会得,会得就是明白了,你若明白这个道理的话,就与道相近了。近尔,就是相近了,不会远了。“迷者远乎”:你要是不明白,迷昧这个道理,就离道很远了。

那么“道”究竟是什么样子?我告诉你们,这是“言语道断”:说也说不出来,想也想不到,言语道断,说不出来这个妙处,所谓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,心所要想的也没有了,一切一切都空了。“非物所拘”:不被物所拘住了,因为物也是真如的本体。这时候你若能会得这种的境界,所有的山河大地、森罗万象,都是真如的本体,所以就不为物所拘了。

“差之毫厘,失之须臾”:这修行方法你若差了一丝、一毫、一厘那么多,在很快、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丢了,就找不着了。要自己这种执著破了,就能得到这种境界。

第十九章  假真并观

佛言:观天地,念非常。观世界,念非常。观灵觉,即菩提。如是知识,得道疾矣。

第十九章是佛教人观“一切唯心造”这种道理,要把虚妄的去了,存这实在的。天覆着我们,在上边;地载着我们,在我们的下边。对凡夫来讲,这都是常住的、不坏的。可是这并不是常住不坏的,它也是有新陈代谢,不是常的。

“佛言”:所以佛说,“观天地,念非常”:你观察这个天地,有寒来暑往、春夏秋冬的这种情形。地就有山、有河,也是互相迁变,不是一定的。所以这都是生灭法,不是真心里头的不生灭法,所以说念非常,这不是一种常的。

“观世界,念非常”:世,是以迁流为义,就是迁变的,不是常的;界,是以方位为义,它们也都是生灭的,都不是常住不坏的,是不常的,所以说念非常。“观灵觉,即菩提”:你观自己的灵明觉性,这就是一个菩提性。

“如是知识,得道疾矣”:你能像这样子去研究,这样子来认识,这样地知道它,那你很快就会得道了。因为你明白这理了,就会得这个道;你不明理,所以就不得道。

第二十章  推我本空

佛言: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。我既都无,其如幻耳

第二十章指示人用四大来观身,知道身体如幻如化,是虚妄不实的。

“佛言:当念身中四大”:所以佛说,我们人应该想一想,想我们身中这四大,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的。四大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。我们身中坚硬性的,就属于地大;湿润性的,就是水大;温暖性的,是属于火大;出入呼吸和动性的,是属于风大。

“各自有名”:这四大各自有名,每一大有每一大它自己的名字,都各自有名。

“都无我者”:也没有哪一个地方叫做“我”。你说这全身,你来数:头有头的名字,脚有脚的名字,眼有眼的名字,耳有耳的名字,鼻有鼻的名字,舌有舌的名字,口有口的名字,从头到脚,各有其名。所有的地方都各有其名,你说哪一个地方是有一个我?哪一个地方叫一个我?没有一个地方叫做我!那么,既然没有一个地方叫做我,为什么要执著这个我?为什么要把这个我看得那么重?所以这整个身体也没有一个我的名字,都无我者。

“我既都无,其如幻耳”:我既然没有了,所以这身体是如幻如化的,不真实的,无论能观、所观,都是虚妄的、幻化的。若能明白这是如幻如化,就能明白空观、假观、中观的这种道理。你能明白这道理了,那你就知道这个身体是虚妄不实的。

[NextPage]

第二十一章  名声丧本

佛言:人随情欲,求于声名,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。贪世常名,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。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,危身之火,而在其后。

第二十一章,是教人明白好求声名的人,不单是没有益处,而且有害处。

“佛言”:所以佛说,“人随情欲,求于声名”:人顺着自己的情和欲去追求声名,就是去追求一个好名誉。“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”:等声名成功了,这时身也就快死了。你声名成功了,也就老了。老了就快死了,所以啊,没有什么大意思!

“贪世常名,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”:贪求世界上这一种普通、寻常的名誉,平常的名誉,而不去修习道果,这就枉用了功,劳苦了身形。“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”:譬如你点着一块香,虽然人闻着有一股香气,可是那个香烧完了的时候,“危身之火,而在其后”:那火烬啊,或者就会着大了,把身就烧死了。所以说危身之火,很危险的事情就会在这后边发生了。

第二十二章  财色招苦

佛言: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。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,小儿舐之,则有割舌之患。

第二十二章,是指示明白财色这两个字,它的滋味少,可是伤害很多。所以有智慧的人,不要像小孩子那样无知识,贪这甜味。

“佛言:财色于人”:佛又说了,世间一个财、一个色,这两种把很多修道的人都给害了。修道的人放不下财,就贪财;放不下色,就贪色。你贪财好色,那道业绝对不会成就的,所以说财色于人,“人之不舍”:人人都舍不了这个财和色。好像什么呢?这里举出一个譬喻来:“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”:那刀刃上有一点点的蜜糖,不够吃饱一餐的美好味道。“小儿舐之,则有割舌之患”:这个小儿看见那刀刃上有糖就去舐它,这糖就是指财色。无知的人贪财色,就好像贪刀刃上的蜜,就会有把舌头割断了这种的危险。所以我们人对于财色,一定要看破放下,才能得到自在。

第二十三章  妻子甚狱

佛言: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,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。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。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。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。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

第二十三章,这说明了人的妻、子和房子,把人都埋葬在里边了。这种的埋葬比牢狱还厉害,所以人应该远离这种东西,应该知道它的厉害。

“佛言:人系于妻子舍宅”:所以佛说,人被妻、子绑住了。系于妻、子,就是被他们绑住了;房子也都把人绑住了。所以说,在家人有这三大件在身上,天天都披枷戴锁的。这个“枷”就是家庭的“家”,有家庭就像戴枷似的。枷是木头做的,把它戴到头上一锁上,你没有法子拿得下来的,这就叫枷。戴枷,人犯罪了就戴这个枷。那么有了这个家,人就被枷住了。好像我们有一些居士有家,行动就不自由,想到天上去,也去不了,想到地下去,也去不了,就在家里枷住了。这就是系于妻子,做什么都不方便。有小孩子,这叫“手捧子” (手铐),手上戴着那个刑具,行动也不方便,这叫“手捧子”。有父母,就像脚上戴那个脚镣子。这三大件,有家庭的人都有这些,所以这叫系于妻子。这系就是被它绑上了,被妻子绑上了,被舍宅绑上了,有栋房子也放不下,这也是被绑上了。“甚于牢狱”:所以这妻、子和房子,也就是人生的一个牢狱。

“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”:坐牢还有坐完了的时候,对妻子呢,无远离之念,不想远离,就算想离开,也不是真的。好像人说:“要出家!要出家!”要出家就出了!讲它干什么?这就是因为没有远离之念,所以就这么唱唱歌而已。

“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”:对于情、爱和女色,就不怕被它所驱驰,不怕被情爱和色来支配,所以说“岂惮驱驰”。“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”:虽然就好像在老虎的口里一样,但是宁可被老虎吃了,也心甘情愿。

“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”:就好像投到泥里头,自己把自己淹没了,所以才叫做凡夫。“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”:你若过得去这个门,什么门呢?就是情欲、情爱和色这个门,和妻、子、房舍这个门。你若能透过去,那就是过关了,这就是一个出尘的阿罗汉,或者可以说是一个要证果的圣人。

第二十四章  色欲障道

佛言:爱欲莫甚于色,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。赖有一矣,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,无能为道者矣。

第二十四章讲的是淫欲心,淫欲心若是断了,一定会证果,证得阿罗汉果。可惜这是不容易断的,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毛病。所以在《楞严经》上说:“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”,欲心若是不除去,你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。

“佛言:爱欲莫甚于色”:佛说,所谓爱欲,爱和欲,这个情爱和色欲也就是淫欲心,莫甚于女色。“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”:色这种的情欲,你说怎么样啊?它这种大法,再没有比它更大的了,没有可以超出比情欲再大的范围了。“赖有一矣,若使二同”:幸亏色欲只有一个,假若再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东西,再有一个和它一样的,“普天之人,无能为道者矣”:普天下所有的人,普天下所有的众生,谁也不能修道了。就是说只有一个都这么厉害了。要是有两个,一时间就会把人都给吃了,没有人再可以修道了。你看厉害不厉害!

还可以这么讲,这个色也可以说是女的被女色所迷,男的被男色所迷。男、女都有同性恋,男的和男的同性恋,女的和女的同性恋,这都叫被爱欲所迷。

第二十五章  欲火烧身

佛言: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

这是第二十五章,说明了爱欲是不可以接近的,不可以接近爱欲的这种情形。

“佛言:爱欲之人”:佛说,纵欲贪爱的人,就是顺着你自己的情爱和淫欲心这一类的人。“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”:就好像拿着一把火炬,迎着风走路,一定会把自己的手烧坏了。烧了手这还是一个小问题,恐怕有烧身的这种患啊!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,不接近是最好的。

第二十六章  天魔娆佛

天神献玉女于佛,欲坏佛意。佛言:革囊众秽,尔来何为?去!吾不用。天神愈敬,因问道意,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。

这个天神就是天魔,也就是魔王波旬。这魔王等佛将要成道的时候,他先派了很多魔眷属,也就是军队,去想扰乱佛,但佛不被他所转。这第二十六章就是说佛不被魔王所扰乱,还能把魔王化过来,成为佛的一个护法。

“天神献玉女于佛”:天上的魔王送了三个玉女给佛。什么叫玉女呢?就是生得非常美貌,像玉那么样地可爱。这三个玉女,不但相貌是人间所没有的,天上也没有那么样地美丽。“欲坏佛意”:他的用意就是想教佛生淫欲的念头。坏,就是想要破坏佛修道的意志和愿力。

“佛言”:佛就说了,“革囊众秽”:不论是男人、女人,男人生得相貌俊美的,也是一样,女人也是一样的。这不是单单说女人怎么样怎么样坏,男人就没有那么坏了。所以佛言革囊众秽,是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皮革之囊。革就是皮革,就是皮包着这么一个bag(袋子),这囊就是一个bag。众秽,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呢?里面除了屎,就是尿,你说这有什么好?

在外皮上看那男人长得非常俊美,非常好看。再好看也不过像阿难尊者似的,生得相貌那么俊美,摩登伽女一看就爱上了,到佛那儿,佛说:

 “你爱他什么?”

 “他鼻子也长得好,眼睛也长得好,耳朵也长得好,面孔也长得好。”

“好!你爱他鼻子,我把他的鼻子割下来给你;你爱他耳朵,我把他的耳朵割下来给你;你爱他眼睛,我把他的眼睛挖出来给你。你拿回去!”

 “啊,那不行!”

那么男女相爱,究竟有什么意思呢?这个相貌生得再好,里边都是革囊众秽,装的是屎、尿,九孔常流不净。眼睛就有眼眵(屎)出来,耳朵就有耳垢,鼻子又有鼻涕,口又有口水,大小便溺等。你说这究竟哪个是干净的?所以这叫革囊众秽,众秽就是众多邋遢的东西。

“尔来何为?去,吾不用”:所以佛说,你送这个给我,有什么用呢?这对我没有用的,你们赶快回去,我不要!

当天魔献这些女人给佛的时候,佛一看这三个女人,就观想:“唉呀!你们要是老了的时候,面上的皱纹不知多少啊!那皱纹很难看的,老得那个样子,头发也都白了,什么都是很难看的。”佛这么一想,魔女自然也就现出这么个样子来。结果她们一看自己,这真没有什么意思,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。所以佛就教她们去了,说:“去!吾不用!我不用你们。”

“天神愈敬,因问道意”:这时天魔看见佛道心这么坚固,所以他愈发恭敬了,因此请求佛为他说法。“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”:佛就为他说法,这天魔也就即刻证得须陀洹──初果阿罗汉。

第二十七章  无著得道

佛言:夫为道者,犹木在水,寻流而行,不触两岸,不为人取,不为鬼神所遮,不为洄流所住,亦不腐败,吾保此木,决定入海。学道之人,不为情欲所惑,不为众邪所娆,精进无为,吾保此人,必得道矣。

第二十七章是说一个譬喻,就是学道的人要远离一切的障碍。

什么叫两岸呢?两岸就是情和欲,有见思的情欲,又有无明的情欲。见思的情欲就是执著生死,像此岸一样;无明的情欲就是执著涅,也就好像触到彼岸一样的。经文上说,人拿这木头和鬼神取这木头,这是譬喻所有一切邪见的网缠着人,就好像木被人取似的。见思这个网把人盖住了,就好像木被鬼神遮了一样。

至于洄流所住,这洄流所住就是懒惰,和精进正好相反;腐败和无为法也正相反。因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,所以他常常想精进却又退了。就像那洄流虽流得很急,但是它一转弯又流回来了,流回来了,所以就不能达到这无为法,不能达无为法,他就著相了,那么所修的福慧就修不成功,像木头烂了,他就必须堕落,不会到涅的彼岸,不会了生死。这就是被情欲所迷,和被爱见的众邪所娆了。若正念真如和精进,明白法的本性本来就是无为,能这样不为情爱所转,你一定会得道的,这是这一段文大概的意思。

“佛言:夫为道者”:佛说了,这修道的人,“犹木在水,寻流而行”:就像一块木头在水里一样,顺流向下走。“不触两岸”:不被两岸的石头所触、所障碍。触两岸就是这木头被留下来;没有触两岸就是这木头不会被两岸所留,也就是比喻不被情爱所留。这木头就好像一个修道人似的。“不为人取,不为鬼神所遮”:也不会被人拿去,也没有被鬼神遮挡住。“不为洄流所住,亦不腐败”:也不会被流过去,又流回来的这种洄流所停止了,也不会腐烂、败坏。“吾保此木,决定入海”:我保证这一个木头,一定会到大海里头去。

下一页:经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