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世如幻
第四十二章 达世如幻
佛言:吾视王侯之位,如过隙尘;视金玉之宝,如瓦砾;视纨素之服,如敝帛;视大千界,如一诃子;视阿耨池水,如涂足油;
这第四十二章,最后说明了佛平等观察一切诸法,破一切众生的这种执著。
我们人间一百年,在忉利天只是一昼夜。这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劫,在极乐世界也只是一昼夜。所以我们一切一切没有什么是真的,都是虚妄的,所以“佛言”:佛才说,“吾视王侯之位,如过隙尘”:王,是国王;侯,是诸侯。诸侯就是比皇帝小一点的,皇帝就譬如总统,诸侯就譬如省长,这都是很尊贵的、很高贵的。可是佛看这国王和诸侯的地位,就好像空隙中的尘那样,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,没有什么可执著的,所以说就像过隙尘。
“视金玉之宝,如瓦砾”:看金子和玉石这种宝贵的东西,就好像看瓦砾,破瓦似的。房上的瓦坏了,就叫瓦砾。“视纨素之服,如敝帛”:纨素之服,就是最美丽的这种衣服。但佛看它就好像烂棉花一样,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。
“视大千界,如一诃子”:佛看这三千大千世界,就好像一颗诃子那么大,诃子是很小的一个东西。(编者注:诃子是诃黎勒树的果实,如橄榄大。)
“视阿耨池水,如涂足油”:阿耨池那里的水本来是很多的,但是佛看见这水,就好像擦脚的油那么多,不是很多的。
这些道理说出来,就是教人离开执著,不要看什么都看得那么认真,那么执著。你一执著,一放不下,那就不会成就道业。
视方便门,如化宝聚;视无上乘,如梦金帛;视佛道,如眼前华;视禅定,如须弥柱;视涅槃,如昼夕寤;视倒正,如六龙舞;视平等,如一真地;视兴化,如四时木。
天上所用的一切器皿,都是用七宝所造成的。七宝就是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砗磲、赤珠、玛瑙。在极乐世界,地都是黄金所成就的。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,就连我们这个地也都变成琉璃,但是我们现在这是瓦石成的地,所以是很粗的。那么所有一切万事万物,你看它是好,它就会是好。你想它是坏,那么就随心所变。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现,在你自己这个真心里所现出来的,所以你就不要被虚妄所迷住。什么是虚妄呢?一切外相都是虚妄的,唯有你自己的本性那才是真实的。所以人不要执妄迷真,执著这个妄,把真的都忘了。
佛说了方便门,这方便门是诸佛所设出来的三乘法门,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这种的方便法。众生若依这种法修行,就能证果,能成佛。在佛来讲,这方便法就是为实施权,为实法来施权教。所以佛说像化宝聚,是变化的一种宝聚。
在无上乘而言,佛看这无上乘,无上乘本来是真实的,可是啊!也是众生自性里头本具的一种理,没有在众生的心外边,都是在众生的心里边,所以才说“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”,菩提圆满了,就什么也没有了。所以佛看这无上乘就像梦里头的金帛,在梦里头的这些金银,本来都是虚妄的。
所有一切的佛道都是对凡夫来说的,若没有凡夫,这佛道也就没有用了,所以才说无为。这无为法无起灭,也没有一个生起,也没有一个寂灭,不是实在的,不实如空花。所以说,佛观佛道,像空中花。
再说须弥山,它是超出大海的上边,无论什么风浪,也不能漂动它。那么,人修禅定要有一种定,就好像须弥山这么不动。即使是说须弥山,也没有什么真实的法可得,不过就是举出一个譬喻而已。你真要是证得果了,把一切也都空了。所以才说“视方便门,如化宝聚”:佛看这为实施权,开权显实的方便法门,如化宝聚,就像变化的宝贝聚到一起。
“视无上乘,如梦金帛”:看无上的大乘法,就好像在梦里看见的金银财宝一样。
“视佛道,如眼前华”:佛观想这佛道,就好像眼前花,没有真实的。
“视禅定,如须弥柱”:视禅定,就好像须弥山,出于海而不摇动是一样的。
“视涅槃,如昼夕寤”:看涅槃的法门,就好像白天、晚间都醒着,没有睡觉似的。
“视倒正,如六龙舞”:视颠倒和正等,就好像六条龙那么乱舞是一样的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六根,你一颠倒,随着六尘境界转,那就好像六龙舞。
“视平等,如一真地”:看那平等法门,如一真地,这是真实的地。
“视兴化,如四时木”:佛看看兴化这个佛法,弘扬佛法,就好像四时的树木。到春天,它就生出来;到夏天,它就长;到秋天,它就落叶;到冬天,它又枯槁了,和四时的木是一样的。所以,要兴隆佛法也有一个时候的。
佛这种说法,就是教人不要执著一切,凡是有所执著,就不能得到人空、法空。人空,把人也没有了。法空,把法也没有了。
本来在一般凡夫来看,人也不空,法也没有空,这是有人、有法。可是你若是想证果,到圣人的果位,必须要把人也看空了,法也看空了。这样,人的执也没有了,法的执也没有了。这两种执著没有了,就破一切的执著,得到一切的空理,所以人也空了,法也空了。你人若不空,不能证圣果;你法若不空,不能得到圣人的智慧。
所以佛说这一段文,是教人把一切一切妄想执著都要放下。你能都放下了,就得到真正的自在;得到真正的自在,那也就是得到真正的自由了。得到真正的自由,你愿意活着就活着,愿意死就死,来去自由,行动自由,一切一切都得到自由了。这是真正的自由,不是皮毛上的自由。
(根据录音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