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院供神像大仙不明理
◎寺院供奉神像、大仙儿是因不明理
居士:像有些寺院哪,我们去一些寺院拜佛呀,有些寺院它供一些神像、大仙儿这一类的,是不是不应该去?
成刚法师:一般的尼僧寺院,一般的小庙,都供仙儿,以为是护法,其实护不了法。但是咱们也不嗔恨,也不得罪它。有的居士在我们前面,那是一开始,二十多年以前,十多年以前,也在我们那个库房走廊后面(供了仙儿),我领着大家作了两次法,给它清走了。他们又供酒又供肉,那能行吗?但是有些比丘尼师父、有些比丘僧师父认为是护法,有的还在庙前、后边还给修上殿了,修了个小殿——神殿,护法殿。其实我们的护法,“妄心不生即护法”。我们的妄想心不生了,我们自己保护自己。妄想心是贼,你起了妄心了、妄想了,贼惑乱我们身心,那不是作恶业苦因吗?这不是苦吗?你自己都不保护你自己,谁能保护你呀?所以大德说呢,“妄心不生即护法”,什么叫护法呀?护法在心上。你妄心生了就是魔,你自己心作魔了,谁敢护持你呀?
另外我们有了内护了,妄心不生,都是正念,所以才有外护,诸佛护念,善神守护,我们才安全无恙。你心里都不自护了,你有妄想隔离障碍,诸佛菩萨想慈悲也护持不了你呀。护法在心上,所以你就供养诸佛菩萨就行了。诸佛菩萨是我们的十方学处,用不着再供那些个外仙、外道,有的都是畜生之类的。那你自己想往哪个道走啊,你想引领众生往哪个道走啊?那是不对的。另外我们皈依的时候说,发誓嘛:皈依佛,以佛为师,不许皈依其他天魔外道;皈依法,以法为师,不许皈依外道典籍;皈依僧,以僧为师,不许皈依外道徒众。这不都说得很明白吗?佛制规定的。你再修那护法殿,又是什么神殿了,那没有用啊。但是我们也不嗔恨,也不得罪它,它也是众生,我们也慈悲它,让它念佛。
亲舟师父:但是寺院里边有供的,还有去朝拜的。
成刚法师:他朝拜因为他不明白呀,那他朝拜也没有办法了,关键在于法师他得明白。他所以供啊,他是迎合相当一部分人的心里需要,有一部分人,他需要这个。对于其他地方供奉大仙儿的问题,庙都是独立的,比如说你们的庙——不但是你们庙,包括我们省的庙,我们只能管自己三尺门里,不管三尺门外。你就是包括尼僧寺庙,她有些不合适的地方,你要说她,人家愿意听了人家就听,不愿意听了,甚至人家就反感了,那咱就不能去说。因为那个庙是人家的管辖之内,你说她,人家能听吗?刚才我跟你说,你就管你自己的寺庙吧,都是供养诸佛菩萨就行了。如果有人问,你说不应该设置护法殿就行了,你再去干预他,你跟他闹矛盾,产生烦恼,何苦来的呢?你心里头就离开佛法了。再说人家也不能听咱们的。事情都有两方面,衡量衡量利益大,还是危害大?管不了。
包括僧人,你就在寺庙里,你不也是吗?我跟大家说,咱们大家都是出家修道的,都以规共住,规章制度都有,是不是?咱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。佛说每日三摸头嘛,“守口护意身莫犯,莫恼一切诸有情,无益苦行当远离,如是行者可住世”。别忘了自己的身份,你是来干吗的。出家人应该怎么想、怎么做?不应当想的、说的、做的,你别想、别说、别做。我说咱们大家,包括我在内,都要自己主观能动地去循规蹈矩,谁也别说谁,要不你说的也烦恼,被说的也烦恼,都修不了道了。所以我们这个僧人基本不用说,谁管谁呀,都是出家修道的。
所以你是师父呢,你是代替释迦牟尼佛——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了,代替释迦牟尼佛,把发心出家的、皈依的居士引入佛门。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之师、共同之师,包括我们师父,包括弟子,都是向释迦牟尼佛学,我们凡夫有啥可学的?向释迦牟尼佛学才能学成佛呀。没有个人的师父,也没有个人的徒弟,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我们和这些信徒和这个出家人都一样,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我们之间都平等。
哪个弟子也不是我们个人的弟子,哪个师父也不是弟子个人的师父,应该这样广阔开来,才能行呢。把一切众生看成佛,起恭敬心,恭敬心是菩提心,你的心就作佛了嘛。把一切众生看成亲人,起慈悲心,慈悲心是菩提心,你的心恭敬一切众生是菩提心,此时此刻你心就作佛了嘛。菩提心就是作佛心。佛法佛法,成佛之法、作佛之法,你心里得有佛法,才能作佛呀。你修因圆满了才能成佛,才能作佛,你心里老有世间法,看这个看不惯,看那个看不惯,构成你心上的毛病。你心上没有佛法,你没修成佛之因,你咋成佛呀?我说对不对?所以呢,管自己,因为我们也管不了其他人。
对这些错误的行为,好言相劝,他听了好,不听就拉倒,实在他做得过分了,屡教不改,或者是危害常住了,按照规矩不能共住,但是也心平气和地,说师父你到别处参访吧,就拉倒,是不是?没什么计较的,你一计较纠缠不清,你就废止修学佛法了,这个是大事。你总得保持你有事没事、错综复杂、千变万化,你的心总在佛法上,你的心总是平静、平常、平等的,总是祥和的,总是不起贪嗔的。你得检验你修行的效果,贪心减少多少,嗔恨心减少多少,愚痴心减少多少,减没减少?贡高我慢、疑心减没减少,邪见减没减少?我们心是在忆念佛法,是正念还是妄想?我们心情是欢喜高兴,还是忧愁恐惧?你得想这个,你得保持身心常在欢喜悦乐之中。欢喜生善嘛,欢喜了,那么你才能生多福德;你若忧愁恐惧了,你该怨天尤人了,生多非福。
福德和非福在心上,就在你的心情好不好。你心情好,你心里得有佛法才能好起来;你心里老装着这些差别相,心里就阴暗了。我说对不对?这位居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