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

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宣化上人2008-10-15 15:58

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

   ◎唐慎水沙门玄觉 撰

 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宣化上人诠释于

 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

  永嘉,地名,唐置温州,宋、元、明、清,称温州府,今改称永嘉县。称地而不称名,以示尊敬之意。大师,示尊称也。其名曰玄觉,温州戴氏子,童贞出家,博览三藏,精习天台、方等诸经,而于维摩悟佛心宗。偶遇玄策,语契祖意,往就六祖印证后,乃作证道歌。

  作者发愿偈:

宣化清净身口意 皈命顶礼佛法僧

  乃至十方三世佛 过去现在未来中

  诸尊菩萨摩诃萨 西方东土历代祖

  古往今来贤圣灯 惟愿三宝垂加护

  启我正觉转法轮 见闻精进证不退

  倒驾慈航救同伦 一切众生皆灭度

  还我本来法性身 觐见威音古慈亲

 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七日

  夫禅宗妙旨,离言说相,离心缘相,故达摩西来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岂有歌乎?又岂有歌中之解乎?然乃玄觉禅师静极思动,竟于无开口处而开口,离言说相而言说,老婆心切作不平之鸣,以游戏三昧演成证道歌诀,无非欲接引众生同登圣域。宣化亦不揣孤陋寡闻,冒丰干饶舌之咎,作无病呻吟之说,不惜抛砖引玉,竭尽愚忱,略述管见而解之。功乎?罪乎?非所计也。

  君不见

 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

 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

 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

  五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

君不见者:具二义。一谓君不见乎?二谓君难见矣。

绝学者:已经尽其所学矣,又绝待之学也。无为者:无不为也,又无所为也,谓所作已成也。

闲道人者:谓清闲无欲悟道之人也。

不除妄想者:妄想已尽,故不须再除。

不求真者:因真已证,故不须更求。

无明实性即佛性者:谓众生无明实性中,即具足佛性,非离无明外,别有佛性也。

  幻化空身即法身者:谓即此幻化空身内,即具有法身,非向空身外,更觅法身也。法身者何?本无形相,故曰法身觉了无一物:乃本源自性天真之佛耳,故曰本源自性天真佛

  五阴浮云空去来者:谓色受想行识,皆无自性,当体本空,犹如浮云游于太空任运来去,既非造作,更无主宰,而被支配也。

  三毒水泡虚出没者:谓贪嗔痴,虽然烈于漏脯、鸩酒、鸦片诸毒,幸而亦无自性,概由习染而来,犹如水泡,自生自灭,倏有倏无,虚妄出没不实耳。

 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

  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

证实相者:谓已证得无相觉果。

无人法者:谓人法双亡,妙契真空。

刹那灭却阿鼻业者:谓于短暂时间,消灭无间地狱罪业。梵语阿鼻,即中译无间,谓无间地狱。何以故?仗以金刚王宝剑,斩断无始业识种子耳。

  若将妄语诳众生者:谓余所说者,乃真实证悟之道,如果我用诳语来欺骗众生。

  自招拔舌尘沙劫者:谓自己必招受堕入拔舌地狱,如尘沙之多劫,而受无量之苦报。此乃婆心切切,恐人怀疑不信,故发誓以坚固众生之信心,使克证无为之觉果。大师悲心深矣哉!

  顿觉了 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

 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

顿觉了 如来禅者:谓豁然大开圆解,即不历渐次,而觉悟此心地法门。

六度万行体中圆者:谓至此始知,举凡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六度,乃至万行功德等,皆自性本具圆满,无欠无余。

梦里明明有六趣者:谓人在迷梦中,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六道宛然。

觉后空空无大千者:谓及至觉悟之后,迷梦已醒,虚空粉碎,家破人亡,又岂有三千大千世界哉!故曰觉后空空无大千也。

  无罪福 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

  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

  无罪福 无损益者:谓于自性理体,本无罪福、生灭、损益、增减之相可得也。

寂灭性中莫问觅者:谓诸法寂灭性,不可以言宣,故云莫问觅也。

比来尘镜未曾磨者:谓此寂灭性,人人本具,个个不无。惟如镜被尘封,有光难现。必藉磨拭修禅习定之力,甘露法水灌溉之功,切而复磋之,琢而复磨之,俾能返本还原耳。

今日分明须剖析者:谓往昔醉生梦死,不思出离三界火宅,认苦为乐,不遇善知识化导。今已了了分明,岂可再事因循,蹉跎岁月,而不痛下针砭,速自剖判分析进止乎!

  谁无念 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

  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

谁无念 谁无生者:谓谁能无妄念尘劳流转生死乎?

若实无生无不生者:谓假如果然无生者,亦即不灭而无不生矣。

  唤取机关木人问者:谓个中消息机关,请向木人询问,当有最妙之答案也。(注:志公和尚《大乘赞》:敛容入定坐禅,摄境安心觉观,机关木人修道,何时得达彼岸。)

  求佛施功早晚成者:谓不宜偏重二边,只知求佛,或单求己,不会中道了义,以致倒见横生。求佛者,则著于他相,而生依赖心,自不计早晚亦可成功。求己者,则著于自相,而生固执,岂论迷悟迟疾。此等行人,仍在六根门头做功夫,犹如扬汤止沸,而非釜底抽薪之善法也。再者,汝若能一心求佛用功,早晚自成矣。(注:不著佛求,不著法求,不著僧求。只要一心如如,勇猛精进,迟早必得成就。)

  放四大 莫把捉 寂灭性中随饮啄

 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

放四大 莫把捉者:谓吾人由坚固地性、湿润水性、温暖火性、呼吸风性组合而成,当莫拘束。若执著于相,则自生葛藤。

寂灭性中随饮啄者:谓此寂灭性,乃随缘不变,任运自如,穿衣、吃饭、饮茶,无非中道,本地风光,固有家珍。(注:静坐时或休息时,将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之身,一齐放下。放松,从肉体内的肉团心和缘虑心(即念头)放松。放松,有无不著,身心如化,空与不空,任运腾腾,自在无碍。)

诸行无常一切空者:谓诸般行业,本属无常,故云一切空也。

即是如来大圆觉者:谓即于真空中具足妙有功德,亦即是如来圆满大觉之佛性也,乃至三觉圆、万德备,则名佛陀耶。(三觉者,乃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也。)

  决定说 表真乘 有人不肯任情征

 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叶寻枝我不能

  决定说 表真乘者:谓此断然绝对之说,乃表显最上真乘。

  有人不肯任情征者:谓若有人于此义理,仍存狐疑不信,可任意提出征问,以释疑情。

  直截根源佛所印者:谓此法乃最直截了当,究竟彻底,直达宝所之根源,为诸佛所印证,而非出于私人杜撰,以博名闻利养。

  摘叶寻枝我不能者:谓至于枝末小乘之义,迂曲之理,我则不愿浪费时间及语言也。十方诸佛发明向上一法,大师竟一口道尽无余,余今虽欲赘述数言,亦无开口处。(注:禅宗内传心印,印契本心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直下截断生死无明的根源,用功日久,偶尔触机,无明当下打破,因得见性,则为诸佛所印可,与一切如来无二无别。)

  摩尼珠 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

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颗圆光色非色

摩尼珠 人不识者:谓此如意摩尼宝珠神妙难思,竟无人识得。

如来藏里亲收得者:谓若识得此珠,应于你自己的无垢本性如来藏中亲自拾取。(注:梵语“摩尼珠”,华言“如意珠”,喻佛性。志公十四科颂曰:众生与佛无殊,大智不异于愚,何须向外求宝,身内自有明珠。)

  六般神用空不空者:谓此珠具足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通等神用,虽空而却不空。(注:众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,乃至得六神通,当体本空,而有妙用。盖空是体,不空是用。空不空,是体用不二。)

  一颗圆光色非色者:谓珠虽色法,而此颗圆光之珠,则即色离色,即相非相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(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)今于此珠,亦复如是,既不可以空求,更不可以色见,究竟如何?且向如来藏里亲自领取此宝珠,然后自能了了。

  净五眼 得五力 唯证乃知难可测

  镜里看形见不难 水中捉月争拈得

净五眼 得五力者:谓既得六般神用,更净佛、法、慧、天、肉等五眼,而得生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等五力以助之。

唯证乃知难可测者:谓此种境界,唯须亲证,乃能明了,非思量分别所可测度也。(注:五眼偈——天眼通非碍,肉眼碍非通,法眼惟观俗,慧眼了知空,佛眼如千日,照异体还同。)

镜里看形见不难者:谓藉镜鉴形,人人可见,并非难事。比喻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回光返照,求己内省也。

水中捉月争拈得者:谓勿如愚人,妄认水中之月为真月,虽然舍命而往捉之,又焉能有所获乎?故曰争拈得耳。比喻盲修瞎炼,旁门外道行无益苦行,著相著空,犹如痴人捞月,究竟岂能拈得乎?

  常独行 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

  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瘁骨刚人不顾

常独行 常独步者:谓修道必选寂静处,习定经行,契悟禅那三昧,证得相应智慧。

达者同游涅槃路者:谓倘遇志同道合之达者,则不妨一同徜徉,游此清净涅槃之正路。

调古神清风自高者:谓此等调曲既古,而神韵更清,能和此歌韵者,由来鲜矣,岂非风自高乎?所谓曲高和寡者也。

貌瘁骨刚人不顾者:谓此修行道人,外貌虽然枯悴清瘦,而骨气节操则坚逾金刚钻石,非凡夫俗子所能认识,而望其项背也。

  穷释子 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

 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

  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

  三身四智体中圆 八解六通心地印

  穷释子 口称贫者:谓修道之士,自称贫衲。

  实是身贫道不贫者:谓其实身虽似贫穷,而道则富有。何以言之?

  贫则身常披缕褐者:谓因身常穿粪扫、百衲千缕、褴褛之衣,故似贫耳。

  道则心藏无价珍者:谓若论道德、自性受用,则心地法门无量无边,无价珍宝皆在此中包藏。何谓贫?贪心是。何谓富?无贪心是。何谓道?修行是。何谓珍?无自私自利是。吾故曰:“心止念绝真富贵,私欲断尽真福田。”

  无价珍 用无尽者:谓此功德法财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
  利物应机终不吝者:谓以之普济群机,决不吝啬也。

  三身四智体中圆者:三身,法、报、化也。四智,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;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;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;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。体中圆,谓此本性体圆满,无欠缺者。

  八解六通心地印者:谓八解:一者、内有色想观外色;二者、内无色想观外色;三者、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;四者、空无边处;五者、识无边处;六者、无所有处;七者、非想非非想处;八者、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。六通:一者、天眼;二者、天耳;三者、他心;四者、宿命;五者、神足;六者、漏尽也。然此亦为心地之法印所本具也。

  上士一决一切了 中下多闻多不信

  但自怀中解垢衣 谁能向外夸精进

上士一决一切了者:谓上等善根之士,一闻千悟,一切法洞悉明了,而不怀疑。

中下多闻多不信者:谓中下劣根之士,虽然多闻,而多疑惑,不生信心。

但自怀中解垢衣者:谓此等修道之士,只是求明自本心,见自本性,犹如解除怀中垢污衣服耳。

谁能向外夸精进者:谓此事乃系各人本分天职,又何须向世俗自我介绍,夸耀精进,而不注重躬行实践乎?

  从他谤 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

 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

从他谤 任他非者:谓心地法门甚深微妙,非二乘中下之士所能明了,故妄生毁谤。然亦听之而已,焉用辩哉!

把火烧天徒自疲者:谓彼虽毁谤,亦犹如执火把而烧天,徒自疲劳,天岂有所损伤乎?

我闻恰似饮甘露者:谓真修之士,闻彼横逆瑕疵之非言,应生感恩想,恰似饮甘露之味,入清凉之池。

销融顿入不思议者:谓能作此种观想,反面找法益,则虽烈如鸩砒,毒逾猛兽,贪嗔痴等,亦必销解融化,无形无迹,顿入不可思议之微妙境界,受用无穷矣!

  观恶言 是功德 此则成吾善知识

  不因讪谤起冤亲 何表无生慈忍力

观恶言 是功德者:谓修道须行忍辱,观想恶毒之言,即功德之母,不惟不生嗔恚,更应生感激功德之心,如:歌利王之于忍辱仙人。

此则成吾善知识者:谓此恶言相加,则是成就吾之大善知识也。

不因讪谤起冤亲者:谓若藉此讪笑毁谤,而起冤亲平等之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以法界量,忍法界辱。

何表无生慈忍力者:谓若不会前面所言之横逆境界,又何能表现出自己所修证之无生法忍,大雄、大力、大慈、大愿、大行之无上忍辱精神、定力乎哉?

  宗亦通 说亦通 定慧圆明不滞空

  非但我今独达了 恒沙诸佛体皆同

宗亦通 说亦通者:谓宗者禅宗也,说者教理也,此二者必须兼通,方可称宗匠、法师。

定慧圆明不滞空者:谓此匠师,即宗说兼通,则必定力圆融,而慧根明彻,决不落滞于空寂之病矣。

非但我今独达了者:谓并非我别开生面,标异现奇,诈称独自通达此法门,明了此妙理。

恒沙诸佛体皆同者:谓十方三世,无量无边,恒河沙数诸佛,亦皆同具此理体、性能,与恒沙众生无二无别。故曰: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皆堪作佛。

  狮子吼 无畏说 百兽闻之皆脑裂

  香象奔波失却威 天龙寂听生欣悦

狮子吼 无畏说者:谓吾此说法,犹如大狮子吼叫,毫无所畏怖。

百兽闻之皆脑裂者:谓法王说法,如狮子鸣吼,而百兽闻之,皆震慑服,甚至脑裂心惊。

香象奔波失却威者:谓香象虽属巨兽,然亦闻声披靡奔波而逃,失其素日之雄威强悍性。

天龙寂听生欣悦者:谓天人龙神默默寂寂,而闻此法,则欢喜赞叹,礼拜恭敬供养,大生欣悦之心。佛说法喻如狮子吼,百兽喻如旁门左道,邪师惑众,闻此正法,即惊惶失措矣。

  游江海 涉山川 寻师访道为参禅

  自从认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

游江海  涉山川者:谓古德行脚,遍游大江南北,海内名山大川,饱尝航海梯山跋涉之辛苦。

寻师访道为参禅者:谓受苦虽深,然其目的,志在寻明师,求至人,访要道,了生死,参究禅那,妙契无生耳。

自从认得曹溪路者:谓大师早习天台,虽有悟处,但未契本来面目,后乃往参南华寺曹溪六祖惠能大师,指授西来宗旨,始悟无生妙理,明心见性,经祖印证,故云认得曹溪路也。

了知生死不相关者:谓既悟不生不灭之道,故曰了知生死本不相关也。

  行亦禅 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

  纵遇锋刀常坦坦 假饶毒药也闲闲

  我师得见然灯佛 多劫曾为忍辱仙

行亦禅 坐亦禅者:谓日用行住坐卧均在禅定之中。

语默动静体安然者:谓语默动静之时,本体安然自在。

纵遇锋刀常坦坦者:谓纵然遭逢意外,横逆相加,亦常坦坦然,毫无畏惧之心,如六祖之待敌然。

假饶毒药也闲闲者:谓行者假设若遇人暗害,供以有毒饮食,亦犹平常,而不被毒侵害,如初祖为外道所毒而不死。

我师得见然灯佛者:谓授记作佛也。

多劫曾为忍辱仙者:谓经无边浩劫而专修忍辱行也。

  几回生 几回死 生死悠悠无定止

  自从顿悟了无生 于诸荣辱何忧喜

几回生 几回死者:谓无始以来,轮回六道,脱骨如山,万死万生,头出头没,不知其数也。

生死悠悠无定止者:谓如此生而又死,死而又生,漫漫尘劫,悠悠岁月,无有已时,故云无定止也。

自从顿悟了无生者:谓自遇曹溪六祖指示向上心印法门,使我顿然领悟,明了无生无灭之理性。

于诸荣辱何忧喜者:谓既悟无生灭之理,故于一切称讥、苦乐、利衰、得失,毫不介意,所谓“猝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”。虽荣誉之,而亦不喜。即辱侮之,而亦不忧焉。

  入深山 住兰若 岑幽邃长松下

  优游静坐野僧家 阒寂安居实潇洒

入深山 住兰若者:谓潜隐深山穹谷,居住于阿兰若之处(此云寂静处),用功修道,还我本来面目。

岑崟幽邃长松下者:岑崟,高峻也。幽邃,幽深也。谓高山岩穴、长松翠柏之下,所谓“坐茂树以终日,濯清泉以自洁”。采果而食,掬水而饮,天真野趣,其乐无穷。

优游静坐野僧家者:谓无拘无束,无挂无碍,优游自在,而习定参禅,静坐澹泊,原始生活,野僧之家。

阒寂安居实潇洒者:谓得居此阒寂无哗之清净处所,的确潇洒也

  觉即了 不施功 一切有为法不同

  住相布施生天福 犹如仰箭射虚空

觉即了 不施功者:谓此心地法门,乃不历僧祇,顿然开悟,一觉即了,更不须三祇修福慧,百劫种相好,故云不施功也。

一切有为法不同者:谓凡属一切有形有相有为之法,与此心地无为法迥然不同也。

住相布施生天福者:谓有心为善,执著未空,虽种胜因,亦不过仅获人天小果福报而已。

犹如仰箭射虚空者:谓天福尽时,仍然坠落,犹如仰天射箭,岂能中鹄哉!《金刚经》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(如理实见分第五)诚哉斯言也。

  势力尽 箭还坠 招得来生不如意

  争似无为实相门 一超直入如来地

势力尽 箭还坠者:谓人天小果报尽时,譬如仰箭射空,势力尽时,其箭还坠也。

招得来生不如意者:谓既坠落,则六道轮回辗转受报,循环无端,永沉生死苦海,难以出离,故云招得来生不如意也。

争似无为实相门者:谓此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教外别传,无为法门,一悟一切悟,一证一切证,不似二乘迂曲而修。

一超直入如来地者:谓此法门,顿悟本来,直超佛地,而达宝所,不滞化城,果证无生,位齐妙觉,绍隆三宝,教化群萌,以佛庄严而自庄严,故云如来地也。

  但得本 莫愁末 如净琉璃含宝月

  既能解此如意珠 自利利他终不竭

但得本 莫愁末者:谓修道之士须于心地上用功夫,根本既得,明自本心,见自本性,所谓“得一万事毕矣”,又何用愁其枝末乎?

如净琉璃含宝月者:谓譬如彼清净琉璃中所含之宝月然,岂可舍本逐末哉?

既能解此如意珠者:谓既知本末,认识自性如意之珠,则妙用无穷矣。

自利利他终不竭者:谓此如意宝珠既可自利,觉悟本体。又可利他,觉悟他人,源源不竭也。

  江月照 松风吹 永夜清宵何所为

  佛性戒珠心地印 雾露云霞体上衣

江月照 松风吹者:谓心清水现月,意定天无云,乃大自然境界,不加做作,自合天真野趣,其乐无穷,超然自得。

永夜清宵何所为者:谓无为而无不为,大造大化,大彻大悟,贯彻始终,包罗万有。

  佛性戒珠心地印者:谓自性清净无染,光明遍照,无内无外,皆是由心地法门流出,故名心地印。

  雾露云霞体上衣者:谓雾与露,幻妄无常。云与霞,亦是虚妄,无自体性,如体上之衣,并非永远。此乃譬喻贪嗔痴慢等毒,虽能障蔽佛性,亦如雾露云霞,虽能遮盖晴空,亦不过暂时之现象也。

  降龙钵 解虎锡 两钴金环鸣历历

  不是标形虚事持 如来宝杖亲踪迹

降龙钵 解虎锡者:谓性定则龙即降,命正则虎即伏。此自性之龙虎既能降伏,而外相之龙虎亦自降伏矣。(注:世尊入慈心三昧,降火龙于钵中。昔有高僧,以锡杖解二虎之斗。锡杖所以表示正法,并非徒具仪式。《锡杖经》曰:佛告比丘,汝等应受锡杖。所以者何?过去如来,现在诸佛,皆执锡杖。)

两钴金环鸣历历者:谓解虎锡杖具两钴,表真俗二谛;每钴挂有三个金环,表六度也。

不是标形虚事持者:谓此杖并非标形,虚有其表,而无渊源。

如来宝杖亲踪迹者:谓乃释迦如来亲自传授众弟子,行道修持法宝锡杖之遗迹也。

  不求真 不断妄 了知二法空无相

  无相无空无不空 即是如来真实相

不求真 不断妄者:谓此无心道人,已悟无生,不受后有,故无真可求,无妄可断耳。

了知二法空无相者:谓洞了真妄二法、色心二法、有无二法等,俱皆空而无相,岂可追逐幻尘,虚掷时光哉?

无相无空无不空者:谓既无相可得,更无空可言,所谓“口欲言而辞丧,心欲缘而虑亡”,故云无不空也。

即是如来真实相者:谓此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之境界,不可思议,超伦绝待,乃诸佛法身,菩萨学处,亦即是如来真实之相云尔。

  心镜明 鉴无碍 廓然莹彻周沙界

  万象森罗影现中 一颗圆光非内外

心镜明 鉴无碍者:谓自心犹如大光明镜,鉴照一切万物,互不妨碍,各得其本相,而不混杂于镜之自体。

廓然莹彻周沙界者:谓此心镜廓然,朗大而寂,周遍大千沙界,明无不周,光无不照,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。

万象森罗影现中者:谓宇宙间所有森罗万象,无不在此光中所现,而光不离影,影不离光,光光相映,影影圆融,故名影现中也。

一颗圆光非内外者:谓此圆陀陀、光灼灼,乃吾人之心光本体,非长非短,非黑非白,非方非圆,非内非外。而世间愚人不知斯理,向外驰求,如来所谓可怜悯者也。

  豁达空 拨因果 莽莽荡荡招殃祸 

  弃有著空病亦然 还如避溺而投火

豁达空 拨因果者:谓行人既不可著有,更不可落空,若然恐堕拨无因果之病,邪见滋生矣。

莽莽荡荡招殃祸者:谓莽撞而粗鲁,游荡而散漫,招致种种飞灾横祸纷至沓来,甚至身亡道丧不可收拾之结局。

弃有著空病亦然者:谓倘或弃舍诸有,而著住于空者,其病亦复如是。

还如避溺而投火者:谓此著住于空者,乃犹如吾人欲避水溺之灾,反而复投火烧之苦耳。

  舍妄心 取真理 取舍之心成巧伪

  学人不了用修行 真成认贼将为子

舍妄心 取真理者:谓无知行人,错用人心。舍妄取真,此为务道之要,端在是矣。

取舍之心成巧伪者:谓孰知此取舍之心,乃属对待法。若于此中摸索,犹如水中捞月,镜里观花,卒成机巧与虚伪而已。

学人不了用修行者:谓学道之人不明了此中弊病,妄用之而修行,不知其非是也。

真成认贼将为子者:谓此种修行,真如开门揖盗,认贼作子者等,无有异也。

  损法财 灭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识

  是以禅门了却心 顿入无生知见力

损法财 灭功德者:谓认贼作子、开门揖盗者,必损其固有之法性财产,而灭其本具功能德业,自误误人,甚可愍也。

莫不由斯心意识者:谓追源溯本,莫不皆由此心意及识神作怪耳。

是以禅门了却心者:谓因为这个,所以禅宗门下教人了却心识,用无为之道而修之。

顿入无生知见力者:谓以此无为道而修之,久而久之,则可顿入无生之知见力矣。

  大丈夫 秉慧剑 般若锋兮金刚焰

  非但空摧外道心 早曾落却天魔胆

大丈夫 秉慧剑者:谓出世修道之士,割爱辞亲,脱俗离尘,必具冲天之志,可称之为奇男子、大丈夫。秉起智慧之觉剑,斩除粗细尘沙等惑、无明烦恼耳。(注:《六祖坛经》五祖曰:“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。”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名丈夫。《维摩诘经》曰:“以智慧剑,破烦恼贼。”)

般若锋兮金刚焰者:谓此剑乃般若铸造,智慧锋芒,而放金刚光焰,充满三千大千世界。

非但空摧外道心者:谓金刚王宝剑不仅摧毁旁门外道之邪心也。

早曾落却天魔胆者:谓早已吓掉天魔眷属等落胆矣。行人于此段歌中,切当留意,玩索而有得焉。

  震法雷 击法鼓 布慈云兮洒甘露

  龙象蹴踏润无边 三乘五性皆醒悟

  雪山肥腻更无杂 纯出醍醐我常纳

  一性圆通一切性 一法遍含一切法

 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

  诸佛法身入我性 我性同共如来合

  一地具足一切地 非色非心非行业

  弹指圆成八万门 刹那灭却三

  一切数句非数句 与吾灵觉何交涉

震法雷 击法鼓者:谓弘扬正法,教化有情,如震大法雷,击大法鼓,发聋振聩耳。

布慈云兮洒甘露者:谓布慈蔼之祥云,普荫群机,洒甘霖之雨露,遍润含灵,使之皆发菩提心,共证无生忍。

龙象蹴踏润无边者:谓法门龙象履此之甘露,而辗转滋润无量无边众生。

三乘五性皆醒悟者:谓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,及定性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不定性、无性等,皆醒矣。

雪山肥腻更无杂者:谓雪山土沃草肥,大白牛食而生乳。

纯出醍醐我常纳者:谓无杂而纯出醍醐,我已尝此妙味。(注:经云:“雪山有草,名曰肥腻,更无杂异,白牛食之,纯出醍醐。”雪山喻佛性,香草喻大乘法门,白牛喻定慧体用,醍醐喻最上乘法。)

一性圆通一切性者:谓一本散为万殊,而万殊仍归一本。

一法遍含一切法者:谓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
一月普现一切水者:谓上喻犹如,一月能普现一切水一样。

一切水月一月摄者:谓一切水中之月,根本乃一月所摄耳。(注:月喻佛性,水喻万物。佛性普遍于万物体中,如月现于一切水。万物之性,皆摄于佛性,如一切水中之月,皆摄于空中之一月也。)

诸佛法身入我性者:诸佛者,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。法身者,即清净本体。入我性者,与我自性一体也。

我性同共如来合者:谓我之性体与诸佛无二无别,合而为一也。(注:《华严经》曰:“十方三世佛,同共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。”释迦、然灯诸尊为过去佛,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,乃十方世界现在诸佛,化老和尚乃至一切僧宝,与一切众生,皆是未来诸佛,迷则为众生,悟即为佛陀。是故善财童子启问,世尊谓等虚空界一切众生,等虚空界一切诸佛,本自一体,何有“入”“合”?上来“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共如来合”者,方便说也。)

一地具足一切地者:谓一地已具足一切地,不历阶级。

非色非心非行业者:谓此自性既非色相法,亦非心缘法,更非行业法,乃无为之大法也。

弹指圆成八万门者:谓速疾如弹指顷,即圆满成就八万四千种法门三昧也。

刹那灭却三祇劫者:谓于一刹那中可超越三大阿僧祇劫,而三大阿僧祇劫亦缩为一刹那耳。

一切数句非数句者:谓一切数目言句,皆不能形容此微妙法门,所谓“离四句,绝百非”也。

与吾灵觉何交涉者:谓所有数句乃语言文字,与吾人自性灵明觉体,有何交涉哉!

  不可毁 不可赞 体若虚空无涯岸

  不离当处常湛然 觅即知君不可见

  取不得 舍不得 不可得中只么得

不可毁  不可赞者:谓此妙法门,向上一路,若未了悟,决不可毁谤,更无法赞叹也。(注: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云:“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如果毁,则为减损谤。如称赞,乃增益谤。自性本来清净圆满,具足一切功德,无欠无余。虽曰理论如是,然毁谤有罪,而赞叹佛法僧三宝,则功德无量也。)

体若虚空无涯岸者:谓吾人所具自性本体,犹如虚空,既无边际,更无涯岸,等无有异。

不离当处常湛然者:谓此本体人人本具,个个不无,不离当处,而时时湛然,静寂无朕。

觅即知君不可见者:谓有心求之,虽走遍海角天涯,亦觅之而不得见也。无心应之,即当下顿悟本源自性天真佛之本来面目矣。

取不得者:谓自性犹如虚空,既不可捉摸,又岂可有形相取之乎!

舍不得者:谓此自性,虽不可取,而可舍之乎?然亦不可舍也。何以故?缘尽虚空、遍法界无不在此自性所包容,故亦无可舍耳。

不可得中只么得者:谓不可取舍当中,只有无所得耳。行人于此会得否?

  默时说 说时默 大施门开无壅塞

  有人问我解何宗 报道摩诃般若力

  或是或非人不识 逆行顺行天莫测

  吾早曾经多劫修 不是等闲相诳惑

默时说  说时默者:谓行人静默之时,会得山河大地、森罗万象,无不是正在演说妙法。然正在演说妙法,而其本体则恒寂然无朕,默然无言也。

大施门开无壅塞者:谓此乃真正大无畏布施之门大开,而普利法界含识,同登觉岸。

有人问我解何宗者:谓倘若有人询问我如是解说,是何宗旨?

报道摩诃般若力者:谓我即回答云:此非他宗,乃摩诃般若最大宗旨之力量耳。摩诃具大、多、胜三义。

或是或非人不识者:谓此摩诃般若之力,究竟或孰是孰非,人皆不识其妙义。

逆行顺行天莫测者:谓或逆行而修己,或顺行而化人,即天人亦难测量其高深。

吾早曾经多劫修者:谓人既不能认识,天更难以测量,因吾早已于多生多劫薰修此法矣。

不是等闲相诳惑者:谓并不是等闲平常之辈、互相诳骗诱惑之徒可同日而语也。此段歌词,可为智者道,难为俗人言也。

  建法幢 立宗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

  第一迦叶首传灯 二十八代西天记

建法幢  立宗旨者:谓建树大法幢,降伏天魔,制诸外道,使之皈依正教,发菩提心,立正法门,发扬最上一乘宗旨。

明明佛敕曹溪是者:谓此大法幢,最上宗旨,佛已明明白白敕命曹溪宝林道场,即是传承之处。

第一迦叶首传灯者:谓迦叶为第一传佛心印、续祖慧灯焉。

二十八代西天记者:谓祖祖相传此旨,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,东来亲传至曹溪云。

  法东流 入此土 菩提达摩为初祖

  六代传衣天下闻 后人得道何穷数

法东流  入此土者:谓佛法东流而传入中国也。

菩提达摩为初祖者:谓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,乃为东土初祖。

六代传衣天下闻者:谓传至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,亲承五祖衣钵,举世皆知皆闻。

后人得道何穷数者:谓后世学人闻法得道者,花开五叶,教演多宗,嗣法者,何能穷其数哉!

  真不立 妄本空 有无俱遣不空空 

  二十空门元不著 一性如来体自同

真不立  妄本空者:谓真既不成立,而离言说相。妄本来是空,而离心缘相也。

有无俱遣不空空者:谓有无二法俱皆遣除,不空之念,亦尽空之矣。

二十空门元不著者:谓般若部中,详言二十种空门,无非令人不要著住耳。

一性如来体自同者:谓唯一性如来觉体本自相同。如者不变义,来者随缘义。

  心是根 法是尘 两种犹如镜上痕

  痕垢尽除光始现 心法双忘性即真

心是根  法是尘者:谓凡夫染心易炽之心意识、六浮尘根(眼耳鼻舌身意),以及法尘(色声香味触法)。

两种犹如镜上痕者:谓此染心与法尘,两种犹如明镜上之痕垢一样。

痕垢尽除光始现者:谓迨至痕垢除尽之时,其光始能现出也。

心法双忘性即真者:谓染心法尘净尽时,所显现者,即为光明真如自性也。

  嗟末法 恶时世 众生福薄难调制

  去圣远兮邪见深 魔强法弱多怨害

  闻说如来顿教门 恨不灭除令瓦碎

  作在心 殃在身 不须冤诉更尤人

  欲得不招无间业 莫谤如来正法轮

  嗟末法  恶时世者:谓嗟乎际兹人心不古、道德沦亡末法之秋,此五浊恶世之时。

众生福薄难调制者:谓众生不知种善根,而栽培福果,故其福薄而慧浅,难调难伏也。

去圣远兮邪见深者:谓正法已过,距佛在世更为遥远,众生习染邪见根深蒂固,难于拔除。

魔强法弱多怨害者:谓魔王眷属日强,而佛法日弱,千方百计冤怨不已,贼害相寻,循环递偿矣。

闻说如来顿教门者:谓闻此顿超法门。

恨不灭除令瓦碎者:谓恨不能即刻使此顿教法门消灭,如破瓦碎砾矣。

作在心  殃在身者:谓其造罪在心,而其灾殃之报则在身矣。

不须冤诉更尤人者:谓不可以为有人冤害而投诉,怨天尤人也。

欲得不招无间业者:谓欲想不招受堕入无间地狱之业报者。

莫谤如来正法轮者:谓切勿毁谤如来之正法轮也。

  旃檀林 无杂树 郁密森沉狮子住

  境静林间独自游 走兽飞禽皆远去

  狮子儿 众随后 三岁便能大哮吼

  若是野干逐法王 百年妖怪虚开口

旃檀林  无杂树者:谓唯此向上一法,是吾之行,更无其他法门,故曰无杂耳。(注:旃檀是檀香树,旃檀林喻最高之境界。)

郁密森沉狮子住者:谓此向上法门,犹如郁密森沉之林,而为狮子所居住。

境静林间独自游者:谓此境界清净,独自优游自在,更无喧哗吵扰也。

走兽飞禽皆远去者:谓一切走兽飞禽尽远走趋避矣。狮子喻法王,走兽飞禽喻凡夫外道之流也。

狮子儿  众随后者:谓此诸佛大乘种性,菩萨修行,而大乘种性行人追随其后,以学习之。

三岁便能大哮吼者:谓其根性深厚,慧力充满,修行时间虽短暂,而即能弘法利生也。

若是野干逐法王者:谓假如非大乘根性,而如野干等兽追随法王。

百年妖怪虚开口者:谓亦只是百年之妖怪虚自开口,绝无其他伎俩也。

  圆顿教 勿人情 有疑不决直须争

  不是山僧逞人我 修行恐落断常坑

圆顿教  勿人情者:谓圆满顿教法门,该摄教海无量法门,毫无人情可徇也。

有疑不决直须争者:谓假设有任何道理未明、犹疑不决者,必须直心争论,而辩明真理耳。

不是山僧逞人我者:谓此并非是山僧我,妄逞人我是非之见也。

修行恐落断常坑者:谓恐怕修道之士不明真理,颠倒黑白是非,执断执常,堕坑落堑也。

  非不非 是不是 差之毫厘失千里

  是则龙女顿成佛 非则善星生陷坠

非不非 是不是者:谓一切因缘与修证,皆非中有是,而是中亦有非,端在行人具择法眼耳。

差之毫厘失千里者:谓倘有毫厘之差,则必有千里之失矣,岂可不慎重将事哉!

是则龙女顿成佛者:谓龙女献珠,供养如来,立刻得证佛果。

非则善星生陷坠者:谓善星谤法,颠倒是非,当即获受现报,生陷地狱之苦。行人于此是非之分,应加警惕,勿蹈覆辙焉。

  吾早年来积学问 亦曾讨疏寻经论

  分别名相不知休 入海算沙徒自困

  却被如来苦诃责 数他珍宝有何益

  从来蹭蹬觉虚行 多年枉作风尘客

吾早年来积学问者:谓永嘉大师自称,吾昔于青年时代,积极问学求知,修习天台教观,不厌不倦。

亦曾讨疏寻经论者:谓吾亦曾经研讨古德注疏解释,经、律、论三藏义理。

分别名相不知休者:谓终日分别名义与相义,而不知休止,空过光阴,蹉跎岁月,良可叹息也。

入海算沙徒自困者:谓譬如入大海中,欲算其沙而穷其沙之数量,岂可得乎?教海之中,名相浩繁,亦如海沙之多,故曰徒自困耳。

却被如来苦诃责者:谓舍本逐末,向外驰求,不知回光返照,故被如来所诃斥与责怪耳。

数他珍宝有何益者:谓“终日数他宝,自无半分钱,于法不修行,其过亦如是。”修道必须躬行实践,方不致空过光阴,虚掷岁月。(注:《楞严经》云:是故阿难,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,不如一日修无漏业。)

从来蹭蹬觉虚行者:谓从来蹭蹬时光,蹉跎年华,毫无成就,感觉虚此一生之行也。

多年枉作风尘客者:谓许多年来东奔西跑,南朝北参,跋涉歧途之中,枉作风尘之客,可嗟可叹,亦复可悲也!当味斯言。

  种性邪 错知解 不达如来圆顿制

  二乘精进没道心 外道聪明无智慧

  亦愚痴 亦小 空拳指上生实解

  执指为月枉施功 根境法中虚捏怪

  不见一法即如来 方得名为观自在

  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夙债

  饥逢王膳不能餐 病遇医王争得瘥

种性邪  错知解者:谓此种子不正,根性又邪,故其邪知邪见,错谬见解,乃自以为是,不知改悔。

不达如来圆顿制者:谓知解既错,所以不能明了通达世尊心法,圆顿妙理之大制大度,彻始彻终之要道。

二乘精进没道心者:谓二乘钝根阿罗汉,虽然倍加精进,而缺乏悟道之慧心耳。

外道聪明无智慧者:谓一般旁门外道之聪明,不过世智辩聪而已,并非究竟圆顿之真智慧也。

亦愚痴  亦小者:谓愚而好自用,贱而好自专,既不虚心好学,更不敏而下问,犹如兽行,迂而且钝,形容钝根众生,皆自命不凡也。

空拳指上生实解者:谓如佛以空拳度小儿,因指而见月,而后人岂可在空拳与指上生实解乎!

执指为月枉施功者:谓如果执著指即是月,而不知指本非月,不过藉指见之而已,则虽修尘沙劫,亦尽属枉施功耳。(注:佛性譬如月,根尘识譬如指。如人以手指月,若错认手指为月,则不能见月。亦犹错认根尘识为佛性,终不见性,纵用功力,亦属徒劳。)

根境法中虚捏怪者:谓于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六尘(色声香味触法)境界法中,认为实有,虚捏幻构,甚为可怪也。

不见一法即如来者:谓八万四千法门,皆为对众生八万四千种烦恼之病而设,若其病愈,药则无用矣。如来说法,亦复如是。

方得名为观自在者:谓能说法者,与所说法,当体本空,了无自性,即悟法源本体,一法不立,万法皆如。洞悉全体大用,亦即是人法双忘,观自在矣。(注:如《金刚经》曰:乃至无有少法可得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)

了即业障本来空者:谓明心见性后,自性中本无业障。了此理,即知一切业障本来是空,无形无相,又无自性也。

未了应须还夙债者:谓若未能明了此理诸法本源,则仍须循业所召,而受果报也。(注:《大宝积经》果报还自受云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”)

饥逢王膳不能餐者:谓佛如国王,虽有珍馐百味,若不许可,无人敢食也。

病遇医王争得瘥:谓佛如医王,虽有延生妙药,若无智者,不肯服食,其疾岂能瘳乎?(注:小乘、外道众生闻大乘妙法,如饿人遇王者之美膳而不敢食,亦如病者遇医王而不敢信,其病如何能瘥呢?)

  在欲行禅知见力 火中生莲终不坏

  勇施犯重悟无生 早时成佛于今在

在欲行禅知见力者:谓如傅大士及鸠摩罗什,虽有女侍,在欲中,不为欲转,而修行禅定等,知见力不错。

火中生莲终不坏者:谓以上所述犹如火中栽莲终不变坏也。

勇施犯重悟无生者:谓勇施比丘虽犯重罪,然能忏悔,亦悟无生也。

早时成佛于今在者:谓早已成佛至现在也。

  狮子吼 无畏说 深嗟懵懂顽皮靼

  只知犯重障菩提 不见如来开秘诀

  有二比丘犯淫杀 波离萤光增罪结

  维摩大士顿除疑 犹如赫日销霜雪

狮子吼  无畏说者:谓佛说法如狮子吼,毫无所畏也。

嗟懵懂顽皮靼者:谓深堪叹惜无知懵懂之辈,如粗厚顽硬之牛皮,愚蠢可怜悯。

只知犯重障菩提者:谓此等痴人仅知犯了重罪,破戒而障蔽菩提道路,是以中道自划,半途而废,尤为可怜之至。

不见如来开秘诀者:谓只知犯重罪障道,不肯继续精进修持。孰不知如来说戒,具有开遮持犯等妙义,虽开而未开,即犯而非犯也。

有二比丘犯淫杀者:谓佛住世时,有二比丘独居山中,其一外出,其二则睡。有樵女至,偷向比丘行淫,其出外比丘,归知其情,怒追樵女,女不慎,跌而致死。

波离萤光增罪结者:谓优波离尊者结罪,定二比丘犯淫杀重罪,不通忏悔,其智慧如萤火之小。

维摩大士顿除疑者:谓二比丘自思非故意犯戒,何至不通忏悔?而生疑惑,往见维摩居士请教。摩云:无心非罪也。

犹如赫日销霜雪者:谓维摩大居士此言一出,犹如赫赫炎日,顿销霜雪坚冰也,立刻无形无相矣。

  不思议 解脱力 妙用恒沙也无极

  四事供养敢辞劳 万两黄金亦消得

  粉骨碎身未足酬 一句了然超百亿

不思议  解脱力者:谓不可以心思、不可以言议此种解脱力量也。

妙用恒沙也无极者:谓此解脱力,妙用功能之多,虽有恒河沙数,亦难与比拟也。

四事供养敢辞劳者:谓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汤药四种供养,不敢推诿责任也。

万两黄金亦消得者:谓虽供养万两黄金,亦可消受矣。

粉骨碎身未足酬者:谓虽即粉身碎骨,亦未足酬报此法乳深恩也。

一句了然超百亿者:谓一句法语,豁然明了,即超越百千万亿大劫矣。

  法中王 最高胜 恒沙如来同共证

  我今解此如意珠 信受之者皆相应

法中王  最高胜者:谓此法为法中之王,最为高胜也。

恒沙如来同共证者:谓恒河沙数诸佛如来,同以此法而证得法身也。

我今解此如意珠者:谓我现解悟此法,如如意之珠,包含诸法。

信受之者皆相应者:谓若有信受奉行之人,必皆得到相应矣,同能证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身理体、常乐我净涅槃妙德也。

  了了见 无一物 亦无人 亦无佛

  大千沙界海中沤 一切圣贤如电拂

  假使铁轮顶上旋 定慧圆明终不失

了了见  无一物者:谓此法相应之后,了了然,具真正知见,更无一物可觅。

亦无人  亦无佛者:谓物既不立,人佛亦空也。

大千沙界海中沤者:谓大千沙界虽甚广大,亦如大海中之一沤沫耳。

一切圣贤如电拂者:谓人佛既空,法亦不立,故云一切圣贤如电光之一扫也。

假使铁轮顶上旋者:谓假如用热铁轮顶上旋转,使身体烧成焦炭。

定慧圆明终不失者:谓此定功与慧力得到圆明境界,决不失掉也。

  日可冷 月可热 众魔不能坏真说

  象驾峥嵘慢进途 谁见螳螂能拒辙

  大象不游于兔径 大悟不拘于小节

  莫将管见谤苍苍 未了吾今为君诀

日可冷  月可热者:谓假使日可由热而变冷,月可由冷而变热之事实发生。

众魔不能坏真说者:谓彼天魔外道等众,亦无任何魔术能破坏我之真实说法——顿教禅门。

象驾峥嵘慢进途者:谓大象驾车峥嵘而有力,其行虽似缓慢,而进程则甚迅速也。

谁见螳螂能拒辙者:谓大象所驾之车,谁曾经见过螳螂小虫能拒其辙乎!此喻大菩萨高峻之行,非天魔外道所能窥测也。

大象不游于兔径者:谓大乘菩萨不屑修小乘法门,如大象不行于兔径也。

大悟不拘于小节者:谓修大乘顿教法门,得见本源自性天真佛,所谓大彻大悟本来面目,故不拘于小节也。

莫将管见谤苍苍者:谓不要用以管窥天之见,以蠡测海之知,而毁谤彼大乘顿教法门也。

未了吾今为君诀者:谓如果仍然未能了悟此圆顿法门者,吾今为君说此开悟得道之要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