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乐沙门法语
菩提乐沙门法语
菩提乐沙门
作者简介:菩提乐沙门(Phra Bhodhirak 1934年生),毕业于专科技术学校,1970年11月出家于北榄府(Samut Pra Darn)法宗派。出家后不持金银、不穿鞋、不食肉、日中一食。1975年自立“善地阿索”僧团,成立无愁禅寺(Santi Asoke)自力更生,兴办教育,(社区里居士)生产农作物、药品等,关心政治、环保,提倡素食,对当代泰国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本文录自《人是什么》一书。
●人因为因缘、行为的搅拌、混合,而产生了永不停止的轮回。
●在生活中也有着许多搅拌和混合过的事物,如果我们看不清楚原貌,并执取为实有,便永不停止地轮回。如果能够在面对事物时生起正知正念,如实观察、如实知道,便可以远离无明,达到解脱。
●由人到僧,解脱的关键就在搅拌。搅拌的心将会混浊、愚昧,于是“苦”随之生起,凡夫无法理解这一点,耽迷于无常的短暂快乐,日渐沉迷。当一个人解脱了,能够如实知见到这些搅拌的情形,他绝不愿意让自己的心处于这种状态。
●当心有了执著,无论所执取的是有形的物质,或是无形的情绪,只要起了执著的话,就产生了苦和乐。
●心中没有烦恼的人,远比美丽的人还快乐,因为真实的快乐无法靠装饰获得。
●男性被女性的外表所吸引,追求女性,最后,女性便完全脱掉所打扮、装饰的物品。如果我们细想这一整个过程,打扮其实是为了诱惑,而诱惑的最后结果,这些外加的物质也是要除去,不是吗?
●仔细想想,当我们咀嚼食物,吞下肚时,那些特别做出来的色、香、味,也随之消失。多么精致的食物,都只是为了取悦感官,有时甚至是欺骗感官,吃下许多不需要的食物。
●我们要理解烦恼,它在我们内心搅拌,扭曲了视听,让我们看不见事物的真实情形。别让烦恼与心结合,因为这样一来,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收到的色声香味触法,就不是它们真实的面貌了。
●因此比丘劝居士戒杀前,应该先断绝肉食,尽量吃蔬菜、水果。虽然种植蔬菜的人多少也会伤害到生命,但完全不杀生比较难做到,应该衡量自己的能力,将杀生的数量降到最低点。
●在此诚心请求,有机会看到这本书的人,在供养僧众时,务必用素食,支持正信的佛教,不和佛教所教导的道理产生矛盾。特别是比丘读后,恳请切实地思考、实行。我们为了维持生命,需要吃东西,但是却不能因此妨碍到其他动物的生存。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夺取了动物的生命后,再拿来供养比丘,都是不清净,有损功德的。
●任何人遇见了事物时,受就执行这样的职务。因为受接触到的是真实的景象,所以如果后面的“想”、“行”不再接下去运作,那么这个人就静静地,不会生起别的念头,只知道红色,不爱、不喜欢、不生气、不迷惑,因此,也没有快乐、痛苦。
●阿罗汉最清楚这个关卡(行蕴),他管理这个关卡,可以把这个关卡的门关起来,不再打开,于是对于来访者(烦恼、爱欲、贪取等)而言,阿罗汉的“行蕴”是一道死的关卡。
●如果有人有这样的经验(按:受、想只是静静地知道,没有好恶、爱恨、苦乐),纵使只有一次,无论是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,用心于毗婆舍那(内观),都算是达到一次涅槃的所缘。如果能做到两次,就是第二次到达涅槃的所缘。这样一次次地,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断苦,无论是凑巧或是用心去作的,都算是偶然的解脱。这种偶然的情形没有智慧,偶而不跟烦恼搅拌、混合,只是没有苦乐,心中清净。
●如果心能关闭“行”这道门,就能禁止烦恼、爱、贪取,因而断尽烦恼、绝对离苦,这时不再有苦,心真实永久地清净。
●如果“行”不接受爱欲、烦恼、贪取,就没有因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身体接触、心里接触产生的情绪,没有贪嗔痴,不执著“我”、“我的事物”或是“所缘”,不产生“我应该得到”、“我不想要”的念头。这些念头没有了,就不再“生”,只有真实的感觉。
●就像是人们明知自己正被烦恼、爱欲围绕,纠缠不休,仍旧喜爱好看、好吃的食物。有时即使知道它们进来搅拌,却由于它们的渴求,就让它们留下来。特别是初学者会有这种情形,因为我们和烦恼、爱欲、贪取交往很久了,就像是亲密的朋友,于是它们一恳求,我们就放任它们进来搅拌。
●色是像物质的东西,没有认识作用;产生认识作用的是名;名色一起参与工作称为“生命”。当“名”(受想行识)中的任一蕴不能发生认识作用时,“名”就立刻变为“色”。如果(我们所依靠的)世界具备了名、色,就称为有生命的世界。
●在四念处中,心表示色;说它是色,因为不是“知道者”,而是“被知道者”。
至于法(或是法思、感觉者、心里的心)是名。
●重要的是,清楚地分出“名”和“色”的状态,“色是怎样”、“名是怎样”,真正地接触,“名”如何重叠变为“色”,让他们各自分开,没有烦恼来搅拌,或是也可以做到没有行(装饰)。这样清晰地理解宁静、快乐,称为“禅观”;能清楚是来自“毗婆舍那”。我们维持这样之前,能用奢摩他的方法,灭心部分的“行”,真的灭去时是断尽;平时做事,或坐着修习,无论睁眼、闭眼都可以,能不脱离禅定。
●初禅的人如果灭“行”,就一定没有苦,完全做到这样的话(必须离开“有”,然后能灭“行”),必定成为阿罗汉。如果还无法绝对灭掉,就只是某一段时间的涅槃,如果知道放下,不调配、装饰有,即使产生“有”里的受、想也不去装饰,只是静静地认识受、想的阶段。不装饰时,“爱欲”就无法生起,因此“有爱”应该灭掉。
●佛陀专注于“毗婆舍那”,有能力贯穿别人无法达到的,超过禅心的程度或任何导师所能做到的微细的心,清楚地知道,清晰地理解,真实地知道。
●真正的睡是睡之前有正念,然后就开始睡,自己能处理醒、睡,制止自己的心,让它达到彻底的睡眠(顺序地制止各种装饰)。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,不会盲目奔走,沉迷于睡觉中。有正念维持自己,任何时间翻身或醒来都很清楚。
●当我们接触寻、伺、喜、乐、舍所缘的境界,闭眼静坐里将很清楚地看见这些境界,接着睁眼时,我们将能清楚、正确地捕捉所缘里的状态,我们必须真正学习,纵使应当减轻寻、伺、喜、乐,放下舍的所缘。因此学习闭眼静坐,将真正得到益处,除了锻练学习,这闭眼静坐还是一种很好的休息,如果做得好,休息能像睡觉或比睡觉好。
●闭眼静坐能得到另一种利益就是,能得到三明智慧: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尽明。能回 想烦恼的生灭,教导心看到真实的苦,一点一点地累积,慢慢地得到三明智慧。因此能达到最高的佛法,或达到闭眼阿罗汉果。
●练心就有力量,随着深刻、详细、纯熟的练习,有知觉能认识心掉进“有分”(按:指成为三界生死的根本原因的意识),程度是随着个人的能力。学习毗婆舍那就是学着“念”与“心”在一起。如果醒的时候,让念跟思路绑在一起,进到“有分”的状态,就让念跟“有分”心绑在一起,不让心灭(如林间修行者)或睡。如果有念监督心,纵使是思路或心在“有分”里,也能觉知,处理越深越细腻,就有能力处理自己的心。越能观照自己的心,越详细地认识心,越能准确地杀烦恼,心将越有力量(根、力,认识和处理心的引擎)。
●得到阿罗汉时,能帮助别人和自己一样得到阿罗汉,这种德行的利益是阿罗汉、菩萨的菩提事业,有阿罗汉果的人,就有“真的东西”,能正确地介绍给别人,继承真理或真实事物。有真实圣者境界或阿罗汉的境界,为继承导师,自身必须做菩萨的责任事业。
●世俗谛是一般世间的道理,接受承接来的,真的、假的、好的、坏的,是世人的一般认识,怎样做也只是善人,无法到达圣者。
●第一义谛是真实、深奥、高阶段的内容,是高的利益,是真实圣者的阶段,真正洞彻理解的阶段,能分辨烦恼,正确地去除烦恼,真实洞彻内心的状态、心所、色(到达色心、无色心)和涅槃。
●正念到达念觉支的阶段,最重要的是必须精进凝视,有择法达到正觉支的阶段,直到能清楚地看到“名”和“色”。能对心的分子详细分析,直到详细看到心所做的事(责任),然后我们将知道:要进去拆除哪里、禁止哪里搅拌,就能不生烦恼,不生无明的实体。
●佛教外表的兴盛反而成为损坏的指数,人们减少烦恼,正直地精进、牺牲,才是社会安定,增进宗教价值的指数。急于寻找、争夺物质,找大量的钱、大量的财富、荣耀、称赞(混乱、争夺是因为来自烦恼的生起),稍有金钱物质了,就去寺院建这建那,买东西供养比丘,只找些物质来求福,认为正在护教,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,像正拿着武器破坏佛教。
●无论如何实践,如果始终没有念觉支或正念在觉察(如:修行有分禅),没有择法觉支或四正勤检视我们的入口和出口,这种实践对佛教的圣果而言是无益的,未到达出世间或第一义谛的阶段。越传统的行为或仪式,越必须小心,因为觉者不迷于风俗、仪式,它使脚步更沉重。
●生、死这两个状态的意义,不容易分出固定的状态,对于“名法”,更是相互重叠或越深越高。因为生、死这两种状态就像硬币的两面,有智慧的人,能看见每一面的圆满状态,而它圆满结束。亦即能看见生是因为死,由于生是死,死就是生,如恶行的死是善行的生。烦恼和死的含意,事实上就是相同的状态。或某个阶段善行的死就是更高一层善行的生。
●总而言之,渴望享受(欲爱)促使思想生起,然后就装饰,来自第六根的享受,就是真的享受,有真的苦的味道,快乐的味道,像享受五欲的味道。但是苦味、乐味生自塑造的味道,用心建立起色,所以能生名,再次的在心里生起美味,这称为“有爱”的过程,或是“有分”。尽量能正确地明白,是一般人睁眼的“爱”,是一般醒着的生命。
●圣者必须自己知道、自己见到(见到真谛),如佛陀所说“智者自知”。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,不是让师父或别人考核智慧,也不用藉着别人了解自己,必须洞彻自己内心的烦恼(真谛),直到断疑。也就是说修行者必须有增上心、增上慧;减少时,见到内心的烦恼。真实减少自己的烦恼,自己必有增上学,实践者必须具备三学。
断三结或断无明,是在一个层次里,能算是圣者,跨过善人的范围。因此圣者不是猜测、预测,必须清楚知道断疑,自己知道自身、有知见、有明、有增上慧,不怀疑、不被蒙蔽,能彻底理解那境界。自身的烦恼真实地减少(断身见)或到达真的结束的阶段(断我见)。
●因此地狱众生就有可能在人的身体里,畜生、饿鬼、阿修罗也都有可能在人的身体里。我们每天都在跟地狱众生、畜生、饿鬼、阿修罗说话,但我们的眼睛还不够清澈,不能看见那人身体里有饿鬼的“神奇身体”,或那人身体里有阿修罗的“神奇身体”。如果我们的眼睛够清澈,当眼睛有正见,或结束无明漏,那时将能看见“神奇的身体”,恶道里的众生,真实的形体(名、色)依靠在人粗糙的身体,随着那众生真实的状态。
●因此如果喜爱那样的轮转,就跟着欲搅拌着,空白放逸地转下去,成为地狱众生、畜生、饿鬼、阿修罗,去消受罪恶。跟着的苦受还多得很,然后就重新的转来转去,如果喜欢这样就一再地轮回下去,直到世界毁灭再毁灭,就随自己喜欢吧。但是如果想不应该在这样轮回,就赶紧学习佛法,找寻离开轮回世界的路。
●务必清晰地明白所解释的内容,直到不怀疑,不要自负地说自己维持着人的形体,绝对不可能成为地狱众生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,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给自己建造那些事物。有更多的正念,特别是勤于学习念觉支,更能脱离地狱、恶道。
●所做的果报将累积为业,无人能抢夺(自身做任何事物就必定是自己的),自己也必定是自己的业相续者(必须接受自己遗产)。各种洁净的善果是真实、有价值的资产,难以预估价值,因为洁净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,阿罗汉越积极建立就越积极,积极牺牲就越有资产,得到布施波罗蜜,两种相互增上。圣者以真实洁净的心积极建设、牺牲所得到也是相同的。越牺牲、越布施就越富裕,因此佛陀一定具备四方的宝藏,因为佛陀累积的善业果以及真实的“越不要越成为”,但越积极建设、牺牲。因为真的结束自私的内容就越富裕,生自“非有爱”,以洁净的心,积极的只为别人。
●神奇者或有神通变化者或是各种变魔术者,是另一种类的人,是异教修行者,异于佛教范围的人,佛教并没有教人这样,阿罗汉不需要上述的内容来点缀,纵使有表现神通的技巧,刀枪不入或千里眼的阶段,这低阶段的神奇者非常多,并不是阿罗汉必须有的资格,希望各位能真实地学习。阿罗汉意为“离开欲、有的人”,断苦、断尽烦恼是阿罗汉的资格,那是佛教的目标(但还不是佛教的最终目标)。
●如果能觉察自己内心还有烦恼,但还没断,纵使还无法减少它,也称为“断邪见”。然后务必迅速地取消、舍弃、放下、停止、减少,如果真能减少,就称为减少“身见”。但必须到达真谛的阶段,必须能战胜烦恼,才真的称为“断身见”。
●因此纵使有正见,但还不能合适地规定自己,不中道,都算是未断“戒禁取见”,因为还未生起中道法,是有戒,但戒的程度还不是正适合自己的比例(不中道),也许太严格或太松弛,倾向于某一边,所以不增进。
●说“爱”(非有爱),它到底是怎么样?不能用语言或因果逻辑圆满地解释,它看来很茫然、矛盾、曲折、复杂、怪异,必须自身得到有的人自己知道、自己看见,不用依靠谁来说,因为是深奥、独特的状态,不容易看见、知道,更特别的宁静,非常和谐的规则,无法推测,非常的纯熟详尽,只有圣人能真正的知道,一般人无法理解无法知道。
●1970年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二,凌晨三点,我起来,走出卧室进洗手间,当我还在里面的时候,突然产生某种的光明,断尽了最后的怀疑,在那里,那时间结束了。内心生起光明的阶段,是光明的状况,开阔的状况,脱离的状况,它无法用语言诉说,只知道,当时全身开阔,如张开整个世界,能知道,非常奇异,我断尽疑惑。
●最后总结,人就是造作的,如果不造作,就不会搅拌,不是人(是真实僧)。造作使人不静、不空,使人相互稀烂地混合,使人烦乱(苦),自己有多少资产也不知道满足,还去寻求别处的资产。这是搅拌,搅拌使人不静。如果做每件事没有别的烦恼,心宁静,搅拌便不生,什么稀烂混合、烦乱也没有,那是宁静、断尽苦,是洁净的人类,能作有价值的事。
●搅拌就是“苦”,是“行”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