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
来源:溯源网站  妙祥法师2009-04-22 22:15

前 言

 “念佛”即称念佛陀圣号,以此来摄心修行,求生净土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念佛法门”。每一尊佛都有其教化的国土,故有无数诸佛净土遍布十方。在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弟子求生各种净土的记载,但本处所说,主要是指称念“阿弥陀佛”,求生极乐净土。

法不孤起,佛讲法主要是因弟子请法等因缘,而释尊在讲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时,没有弟子请问,就直接为大众宣说了《阿弥陀经》,此叫做不请自说,由此可知阿弥陀佛功德之殊胜,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因缘之深厚。

佛法东来后,至东晋时期,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专修念佛,称念阿弥陀佛圣号,求生极乐,往生者众多。由是形成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,后世尊慧远法师为莲宗初祖。

念佛法门以他力(阿弥陀佛功德愿力)、自力(自身信愿行)相结合,感应迅速,方法简单,随时随地都可称念,没有任何限制,得到了广泛地弘扬,可谓三根普被,利钝兼收。

“念佛”已经不局限在净土宗,很多佛弟子都将称念圣号作为主修或辅助修行,如现在寺院晚课要诵念《阿弥陀经》,佛教出家众及在家信众见面也都以“阿弥陀佛”作为问候语。民间亦流传有“家家观世音,户户弥陀佛”之说,家喻户晓,普令无数众生受益得度。

海城大悲寺倡导五宗平等弘扬,没有门户之见,对禅、净、密、律、教五宗平等对待。“溯源”编辑小组已整理了祥法师所讲述的《参禅》,可作为学人日常的修行指导;本次整理师所讲述的《念佛》,亦可作为日常修行指导。

师讲“念佛”,多从极乐世界之自性弥陀、唯心净土的实相角度出发,教导学人以直指心性的修行方式下手,很多法理并不局限在单纯的“念佛”方面(例如如何降伏妄想等),因此任何法门的修行者都可作为参考。

本书主要收录了“大悲寺僧众佛七开示”,以及日常“为居士的随缘开示”,另有部分内容截取自“对出家众的开示”。根据内容分为:佛七开示、念佛方法、法法平等、持戒与助行、境界与实相、念念往生等六个部分。

佛七开示:收录二〇〇二年至二〇一二年(没有二〇〇三年)大悲寺僧众佛七时,祥法师的开示,主要讲述念佛的重要性,以及心平是道,以不分别的心念佛,心真一切真,净土自然现前。

念佛方法:主要讲述念佛时如何降伏妄想,如何用心恳切念佛,以及念佛修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等。

法法平等:主要讲述要平等看待佛教法门,要去除较量法门高下的斗诤心态,修禅、念佛等只是修行方式略有不同,目的是一。

持戒与助行:主要讲述念佛等修行必须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;求生西方要具足信愿行;往生需要福德资粮,需要苦行、福报等;经行、持咒等各种修行方式为往生的助行。

境界与实相:主要讲述念佛求生净土,须功到自然成,不能过分地追求、贪求,要以一颗无所求的心来求生净土;念佛要着重在心无所住上用功;要具备正见来处理念佛中出现的境界。

念念往生:主要讲述众生因为不断生灭的念头,虚妄地追求五欲六尘而有生死轮回,因此要做到控制每一念,这样自然就会往生有份儿;本部分同时收录了关于超拔、助念、回向等问题,开示了要正确对待往生,要知道往生并非是一种死亡,而是心净国土净,极乐世界在不分别中。

本书选辑的内容属于随机开示,师所讲基本上都是念佛中的修行问题,对净土宗的理论少有涉猎,若欲详细了解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,请自行参考相关典籍。

另,师开示原音中口语化程度较高,为保留原意完整及语言生动朴实的特点,故在文字编辑过程中,只做了适当地处理。

 “溯源”编辑小组 谨识

  佛历三〇四〇年七月

  公元201308

 

  

下一页:恳切念佛入净土